10.3 以色列地約台灣的2/3面積,加利利多山路,旅途往往來回要幾日,出門走路正常要盤村,但主要求他們"腰袋裏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柺杖。(10:9-10),沒有口袋預先戴乾糧,沒有衣服替換,也不要帶金銀銅錢以便路上買物資,也不帶多雙鞋以便走路鞋破了替換,也要求不帶拐杖怎能較容易地走遠路和起伏的山路? 耶穌為什麼這樣要求?

10.3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10:10),神必預備工人所需,也會感動人去幫助接待他們的需要,主不是訓練門徒的事工技巧和加強裝備或頭腦知識, 主是要訓練他們的信心, 考驗他們宣教受苦的心志和決心,(現時有些傳道人也是憑信心事奉,不領薪水,單單仰望神感動人分享給他們的需要,也有機構 (例如救世軍), 他們的領袖及officer只領頗低的生活津貼,沒有像僱工的薪金制度


神呼召的僕人要無懼辛勞、苦難、鞭打、壓迫, 仍要四處傳揚天國的福音,就算被捕受審也不需預早預備抗辯詞,因天父的靈在他們裏面說話,無論遇到任何反對勢力都忠於使命


主的僕人不是睇餸食飯, 待湊夠預算, 有足夠保障和妥善安排生計才發動宣教事工,正如保羅說是要打信心美好的仗!


另外, 主想要門徒在傳福音各處找到願意付代、有愛心接待遠人(特別是奉主名來的傳道人)的家庭, 因為可以宣告主的平安臨到這家,將祝福帶給他們,而他們會較願意多聆聽真道,信主後用愛心服侍其他人,成為日後教會於該城市的骨幹,


你今日有否進到人群,讓人從你身上看到主, 把平安的祝福和天國的福音帶給他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