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希律決定斬施洗約翰的頭,為什麼會憂愁?有什麼值得憂愁?
14.1 希律將約翰斬首,這個希律的父親大希律就是屠殺伯利恆兩歲以下的嬰孩(因懼怕新生的君王取代他的位置)
希律家族原本血統屬以東人,從來不被猶太人歡迎為統治者,希律作為統治者,最重要是穩定民心和政權,手握生殺大權的政權,必會排除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潛在風險,對威脅者和直斥其非的異見分子感到不安。
隨著跟從耶穌者的增加,這種不安全感便更強烈。到底耶穌是誰,他的動機和目的是甚麼?是先知?是以利亞?希律卻認為是他所斬的施洗約翰復活了,所以"這些異能在他裡面運行",反映希律在心中,施洗約翰被他處死是無辜的,令他擔憂不已……
希律將約翰關在監牢,因為約翰責備希律娶了自己的兄嫂希羅底是違反律法的。希羅底一直懷恨在心,要將約翰置諸死地。希律同樣不滿約翰不殉情面的指斥,當權者總是想掩飾自己的罪行,因而痛恨真話。希律和希羅底都想要殺他(14:5,可6:19),但他又"怕百姓,因他們以約翰為先知"(14:5),"敬畏他"(可6:20)因他是"義人"、"聖人", 希律也樂意聽約翰講論,多有遵著行。(可6:20),
希律內心仍有微弱的良知,知約翰是無辜的人,也有政治穩定的考量,擔憂他若殺了約翰,百姓會因此動亂,鎖他在監獄是最好的策略,既可消滅他在百姓中間的聲音,也保護約翰脫離他妻子希羅底的殺手。
當得知希羅底女兒要求施洗約翰的頭作為跳舞的獎賞,希律十分憂愁,但因為當著眾人起誓和面子問題,不願食言,但最後罪惡戰勝了他微弱的良知和政治的考量,但沒除掉他的憂愁:百姓中可能產生的作亂。
約翰被殺的過程,竟是如斯荒謬,全因當權者一時的戲言和顏面
希律將施洗約翰殺死,但良心卻非常不安,憂心會受到報應,所以認為耶穌的異能是由於施洗約翰復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