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人帶小孩子到耶穌跟前,要求耶穌為孩子們按手祈禱,為什麼門徒禁止他們?
19.3 有人帶小孩子到耶穌那裡,要祂給孩子們按手祝福,門徒卻責備那些人。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可10:13-16)
民眾看他人常帶著「價值標籤」。某人是價值高的,需重視;一些人卻價值低的(如當時的婦人孩子,缺社會地位),常被人忽略。
耶穌要顛覆這些階級觀念,不論社會/經濟地位/背景,到主面前的全接納。祂甚至與被輕視的稅吏、罪人、妓女接觸,到他們家吃飯,也與少年財主及宗教領袖對談。
當門徒禁止孩子進前來,耶穌為什麼會惱怒!因為事前不久,耶穌預言自己受死的事,門徒不明白,反倒爭大。耶穌抱起一名小孩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可9:37)不接待小子裏的一個,就是不接待主,作在小子身上的,就是作在主身上。(25:40)
門徒現在卻責備和禁止小孩子到耶穌前(就是因他們看不起小孩子的價值和輕看他們沒有什麼貢獻的功能),耶穌是行大事的大忙人:神蹟、治病、對多人講道,已經夠忙,有時甚至連吃飯的功夫也沒有,所以不會理此微不足道的事,小孩們活躍、頑皮又嘈吵,怕他們會阻礙耶穌的事工。
我們今天事奉,是否一樣會“功利主義” 呢?是否看人會有不同標籤呢?讓我們在主內不分貴賤,不能外貌看人,接待小子(被人輕看的一個),就是作在主身上!
是否覺得小孩子阻住他們前進?人太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