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為何彼得有天國的鑰匙?羅馬天主教便以此為依據彼得是第一任的教皇,使徒行傳也表示彼得不足一個月便帶領三千人和五千人悔改,所以他有開啟天國的鑰匙,你同意嗎?捆綁和釋放是指什麼權柄?

16.7 天國的鑰匙,鑰匙是表示能力或權柄的記號(參賽22:22;啟1:18;3:7),耶穌把這權柄賜給彼得,是為猶太人在五旬節開了傳道之門(徒2:14—42),和為外邦人開了傳道之門而言(徒10:34—46)。但人類靈魂之永遠結局,並非由彼得決定,這死亡和陰間鑰匙,是掌握在基督自己的手裏(太16:18下;啟1:18)

在地上捆綁和釋放之權,非獨彼得一人所有,主也同樣賜給其餘的使徒(18:18;約20:22,23)

「捆綁」和「釋放」的表達方式是常見的猶太律法用語,意思是宣佈某事被禁止或許可,即有權柄詮釋神的律法以應用在生活許可或禁止的範疇。

“捆綁”的意思也可是“定罪”;“釋放”的意思是“赦免”,都是權柄的象徵。(參:太18:15-18 捆綁和釋放的權柄緊隨著教會中治理不聽從和不悔改的弟兄)

我們去釋放被罪惡、魔鬼、疾病、偽善而捆綁的人。同時,去捆綁魔鬼的作為及那些假冒為善異端邪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