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可10:19)馬太福音談論遵守誡命得永生,耶穌用“愛人如己”取代十誡中的“不可貪戀他人妻子和財物”, 而馬可福音則用“不可虧負人”取代之。去路加福音更沒有提及此誡命。為何馬可在此只要強調不可虧負人?什麼才是虧負人?你有否虧負過人?需否補救?如何補救?

10.1 虧負原文:詐欺、搶劫、 掠奪、剝奪別人的好處。即是原應屬於他人的東西,卻因為貪婪便透過欺詐、強奪、剝削等等不擇手段的方法,去奪人所愛,神是很真憎惡貪婪的心、不肯蝕底、不但堅持自己的權益、更奪去別人的權益,沒有知足、感恩、安分的心,這正如“服侍”他者的觀念徹底相反。

耶穌在此特別強調,“不可虧負”他人! 許多有錢財的人累積其財富之過程就是要賺到盡、不理他人死活、毫無憐憫之心、甚至虧負工人的工錢、掠奪斯壓寡婦和寄居的,原因與十誡之“不可貪戀”他人的財物一致.

我們有冇貪戀他人的財物和妻子?還是存感恩的心去服侍和分享上主給你的恩賜?

參考經文:
虧負困苦窮乏的,背理欺壓寄居的。 (結22:29)

你被稱在天平裏,顯出你的虧欠。 (但 5:27)

我因此自己勉勵,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 (徒24:16)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羅13:8)

你們倒是欺壓人、虧負人,況且所欺壓所虧負的就是弟兄。(林前6:8)

夫妻不可彼此虧負 (林前7:5)

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佔誰的便宜。 (林後7: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 (提前1:5)

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 (提前1:19)

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這工錢有聲音呼叫,並且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 (雅5:4)

存着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裏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彼前3:16)

留言

  1. 我覺得如果做到愛人如己就會做到不虧負人,因為愛自己就會對自己好唔會傷害自己,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變得自我中心甚至自私;若我們能夠效法主耶穌的愛就絕對不會虧負人了
    我相信過往日子甚至將來,自己或多或少都會不同程度地虧負人,因為我是不完美的很容易就會犯上大小的罪,虧負了人當然要作出補救,可惜的是一些事發生了是無法補救的。唯有求主憐憫幫助,要信靠順服,求主幫助自己時常警醒不做主不喜悅的事情

    回覆刪除
  2. 『不可虧負人』即是要待人真誠,不得有欺詐,要有公平及不可違背公義的原則,而馬可強調『不可虧負人』的誡命即是要人們保持對人要用愛心關懷及保持要誠實公義。如果真係有虧負別人的話,當然要第一時間認錯,悔改及作出補救啦,可以的話還可以作出補償,另外,要學習愛人如己,咁就可以減少或避免再次虧負別人了。

    回覆刪除
  3. 不可虧負人是指「欠人的東西」或者明知自己take others' advantage 拿人著數。有些講咗做不到的都算是虧負人吧?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