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耶穌為何稱讚窮寡婦的奉獻?對你來說什麼才是蒙悦納的奉獻?為何耶穌在此要強調奉獻?窮寡婦往裏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裏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可12:42-43)

12.3 耶穌稱讚窮寡婦奉獻的兩個小錢。福音書記載耶穌只有五次公開稱讚人,窮寡婦是其中一個。

「窮」原文乞討、軟弱、可憐、無能的。

女人在當時男權社會,地位已是較低,加上他是寡婦,沒有丈夫的依靠,沒有身財工具、也沒有積蓄,是社會低下階層的女子。

「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因而在上主的眼中,她比那些只把有餘的奉獻投入的更多(much more)。 

在耶穌的稱許中,帶來了具顛覆性的價值觀。 富裕與貧窮,並不是由人所擁有的東西來衡量的,而是在於他付出了甚麼。

這段奉獻的記載放在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希律黨殺都該人和文士經學家(有權勢的假冒為善者) 之後,以及預言耶路撒冷聖殿被毀的經文之前,襯托在黑暗偽善罪惡的世界中,寡婦兩個小錢就如明燈照耀,透過奉獻一切而活生生真實地示範什麼才是真正的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貧窮無靠的人也可以奉獻,表明他以神的國度為先,在神的天國裏蒙稱讚和記念。

寡婦原有兩個小錢,是他養生的物,原本可選擇奉獻只一個小錢,那已是他一半的金錢,已經實屬不易,但他選擇全部無保留地奉獻,奉獻若不是有犧牲和肉痛而你又捨得的感覺,這個奉獻可能是你多餘的,還是出自對上主大愛和洪恩的回應?

耶穌強調奉獻因為人的財寶在哪裏,心也是在哪裏,蒙悦納的奉獻就是回應上文:“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愛神和“愛鄰舍如己”,這個窮寡婦做到了!

留言

  1. 因為窮寡婦所奉獻的已經是她的全部,全然獻上,比起其他人所奉獻的只是他們的部分,是有餘的部份,所以窮寡婦就更顯得更具誠意,更會蒙神悅納。因為我們甘心樂意奉獻,將所有的獻給神亦代表了我們對神的信心,比例越大即信心越大,積聚於天家的財寶亦會越多。

    回覆刪除
  2. 因為窮寡婦將自己僅有的,奉獻了部份,而其他人是將有餘的獻上。這代表窮寡婦將神的國的工作,或奉獻給主放在首位,之後才輪到自己的需要。
    蒙悅納的奉獻要甘心樂意地呈獻。

    回覆刪除
  3. 耶穌讚許窮寡婦是因為她自己不足只有兩個小錢,仍然全部投入奉獻,她沒有考慮到之後可能就無以為生卻對神有信心必供應一切所需;所以我覺得蒙悅納的奉獻就是盡自己所能奉獻出最多和最好的並對神有極大的信心,全心全人奉獻所有
    耶穌在當時提出奉獻教導是想門徒效法窮寡婦的信心,雖然了解自己的渺小不足但仍然願意專心一致全心地獻上自己跟從耶穌,不怕艱難險阻,甚至冒生命危險去傳揚天國的福音
    耶穌是想受難離世前鞏固門徒的信心和堅定他們的意志,並鼓勵他們為福音的緣故全心獻上自己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