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為何耶穌要在葡萄園作工的比喻最後之總結加上“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20:16),上文在19:30也有類似的說話:“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為何耶穌要這樣強調,這節金句警惕我們要注意什麼?
20.3 上文:彼得的問題:已撇下一切跟從主,將來有什麼著數。耶穌回應了就警惕他們“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就用葡萄園僱工的比喻給他們解釋,之後再重複加強“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之結論。
能夠被揀選(有份於天國的聖工)就是恩典,彼得以為自己強過少年財主(因撇下一切跟從主), 但心態仍然專注於可得著什麼著數回報。
神肯定不會虧待跟從他的人,經過考驗今生必得百倍祝福,更可未日坐宝座,享永生,但更加要強調是今日我們能夠事奉主,能夠為主捨棄,全是因為主首先揀選了我們。我們有什麼條件非主揀選我們不可? 神不揀選我們是他的損失嗎?
最首先進葡萄園的工人,雖然得到約定的報酬,卻埋怨工作了12小時與工作只1小時同等的報酬,斤斤計較就是僱工,不懂得感恩的心,也不是存著兒子為父所作的心態來服侍。
最後進園子工作的,滿懷感恩有工作做,也不計較會得到多少,只知道有合理的回報,並沒有擬定好的工價,因為知道全是恩典和信任主人的慈悲。
工資為一銀幣,就是代表各人所需要的恩典,並不依據人的努力和付出,全在乎發憐憫和厚賜百物給人享受的神。
“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 ”( 羅9:15)“我喜歡憐恤,不喜歡祭祀”(12:7)
十二門徒就是第一批進入葡萄園的,但耶穌對最後進入的也是一樣寶貝憐愛的,猶太民族最早被揀選,反而驕傲,看不起後來歸主的外邦人,因此反而被放在後面,另一方面保羅也警告外邦人,不要因後來被接上橄欖樹,在神的聖工上取代了原本的猶太人而驕傲,因為外邦人是野橄欖被駁接上橄欖樹,同樣也可以因驕傲而被剪下來,與神的聖工冇份冇紀念。(羅11:17-24)
我們早已信主的,是否慢慢驕傲、僵化、不思進取,而讓後來居上超越我們?是否慣了常常和人比較、爭競、覺得神虧欠了我們,對其他人好過我們,今非昔比,一不如意就埋怨,忘記了恩典之路呢?
有些人先信(在前),卻沒有為主放棄一切跟從主,在天國的位置反居末;有人後信,但為主捨棄一切而跟從到底,結果在天國裡的位置反超前.
現今已是末世,The Last Hour眾人回應主的呼召和揀選,趕住進入事奉工場, 你聽見主的最後召集嗎?在後的趕緊努力向前走吧,在前的也好好警醒感恩,不太介懷付出的代價和得著的回報,信任慈悲慷慨的天父,讓我們一起走恩典之路!
不要以為佔了先的位置,或者做得很好,未來倒會在後。所以要謙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