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為什麼耶穌要設立這樣的規定:中間誰為大就要作眾人的用人?豈不顛倒了世俗一切位份的安排,俗稱冇大冇細?

23.2 服事就是實際地背負他者的重擔,不怕麻煩、分擔他人的苦惱、負起他人的擔子、供應他人的需要、花時間精力陪伴人、慷慨給予、付出關愛,把自己擺在最後,甘願卑微,看自己算不得什麼

原本可按著本身的條件、恩賜、才幹和擁有的資源坐在大的位份上得人的服事,卻甘心走到卑微默然無聲地服侍群眾的需要,其愛心是真摯的和經得考驗,透過不斷的服侍不同種類人的需要過程中智慧也會不斷增長如何才能最好服侍眾人,神看人士看內心,將來得榮耀高昇的程度,就在乎你今生活著有幾似耶穌的形象和心腸,是否甘心效法主馴服天父走他的道路。

成功之道是一條「向下走」的「謙卑」之路,也是一條「服事人」的道路,否則世界只會變得更加競爭不擇手段向上爬甚至損害他人利益,天國的價值觀就要衝擊這樣世俗向上爬的遊戲規則。耶穌把“奴僕”與“偉大”等同。顛覆世俗的認知和價值,—般人都不介意作主人,但做人牛馬,供人呼喝就不甘心了。

    基督所表彰的天國觀念是一個彼此服事的團體;使徒保羅支持的也是同一的思想:“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五13)

留言

  1. 耶穌主要是教導我們要謙卑,公義和服侍別人的心態去活,不要像當期時的文士法利賽人般,自覺高人一等,表現出虛榮及虛偽,不肯服侍他人。耶穌更反對那些地位高而缺乏謙卑態度的人,所以他並非顛倒了世俗位份安排,其實在神的國度裡,真正的偉大不是透過地位和權力去實現的,而是要謙卑服事他人才成。

    回覆刪除
  2. 聖經好像自創世記就這樣,例如雅各不是長子,但獲得長子名分。約瑟不是長子(是當時最小的),大衛也不是長子... 而且世界軌跡好像都這樣 - 長江後浪推前浪,百大企業會換班,初創會成功... 只有知道自身的不足,才會一直努力,而且體貼/理解/明白其他人的需要,幫助其他人解決問題,然後得人愛戴。所以,誰為大就要作眾人的庸人,服侍其他人。

    回覆刪除
  3. (Ady) 23.2 十二門徒之間及後來的信徒要彼此稱為弟兄,沒有輩份高低係唔想佢哋為著輩份而相爭,要大家學習謙卑互相服侍彼此相愛

    回覆刪除
  4. 我想起工業革命 - 那麼被壓榨的人,是否要繼續心存謙卑地服侍不反抗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服侍人是指滿足對方真實的需要,而非滿足對方貪婪、霸念和無盡的權力慾,當以色列人被法老欺壓,他們便呼求神,到了時候,神就差摩西做他們的拯救,士師時期,以色列被外族欺壓,也是如此. 神對每個時代的帶領和安排有所不同,最重要是人尋求他的旨意和肯的代價跟從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