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綿羊山羊的比喻:綿羊: 因為當他者餓了、喝了、無住宿、赤身、患病、坐監,他們來照顧有需要的人,山羊: 完全忽略不關心他者的需要,視他者為陌路人,綿羊及山羊的結局有什麼分別? 前者要往永生後者要往永刑,這是否靠好行為進入永生?與因信稱戴有冇矛盾? 為何不接待小子裏面的一個刑罰竟然這麼重?

25.8 綿羊山羊的比喻

將來能否進入永生或是永刑,全憑今生我們有否因愛心而生的好行為、善行,真正有愛心行義的人,甚至連小子裏面的一個也不輕看,盡力去接待、看顧、關懷、在實際需要的層面上不吝嗇地供應、分享, 並不期望什麼回報,這些好行為都是真正重生得救的人結出的悔改果子,主耶穌也說憑樹的果子就知道樹的好壞,不是滿口宗教術語、頻繁的宗教活動和事奉、假冒為善的外表就能進天國,而是明白天父的旨意,以慈悲憐憫的心腸,去實际地愛、去關懷、去看顧他者,才能進天國.

因信稱義是起點,重生的人必能結出善良仁義的好果子,就是反映真正悔改的生命!沒有果子的生命,就不是重新得救的生命.

為何不接待一個小子後果這麼嚴重?因為以外貌、階級、影響力、厲害關係、得失、才幹、金錢等等把人區分為尊敬的vip、不可得罪的權貴、有利用價值的人、普通人、監躉、病患軟弱的人、赤貧決衣食的人、或被人忽略輕看甚至鄙視微小的一個小子,這種功利攀附權貴、欺善怕惡、看不起他人、功利的心態,正好與天國的價值觀徹底對抗,存這樣心態的人,又怎能進天國呢?

留言

  1. 綿羊往永世的生命裏去。山羊則往永世的刑罰裏去。是有否和神連結吧。唔識答(和因信稱義有否矛盾)。不知道為何不接待小子的刑罰那麼重。(好像同一章,聰明的不分油給愚蠢的童女,為何又不算是不接待小子呢?)其實整篇看下來,再看你的問題,真的幾矛盾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