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可4:12) 為什麼耶穌只用比喻對外人講說神國的奧祕?是誰"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平鋪直敘說教式的教訓,有時會刻板和聽完便忘記,耶穌是最偉大的講員,能用普羅大眾遇到的生活經歷來作比喻,連未受教育的婦孺也聽得懂,好讓人產生共鳴和聯想,叫人深刻記得,並且體會/讚嘆其中的智慧

用比喻可深入淺出,理解得幾多就幾多, 若不明白,人可問耶穌如何解釋,所以比喻能夠吸引一些有心認真求問的人發掘下去找到更深層的意義。

(參賽6:9-10,太13:13-15 和徒28:26-27)
不信的多不明白「天 國」,因為以為是復興猶太國, 主用的比喻反而「叫他們看是看見,却不曉得;聽是聽見,却不明白」。就是「因為」他們自己先自設前題,「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 也不明白」, 因不信而不見不明於先,主所講較深之天國奥秘,便只能叫他們更不明不見了

誰恐怕回轉?- 神差眾多先知去講上主的話,當然希望他們回轉, 以賽亞說「使」他們「心蒙脂油」,這「使」的意思是不信者心裏先剛硬,先知所勸責他們,已不能感動他們的心,反「使」他們更剛硬而已,耶穌更清楚強調「因」他們的光景是如此  (“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太13:13 )

留言

  1. 第三章提到會堂的法利賽人和希律一黨的人,想殺害耶穌。所以,應該是恐怕這些門徒以外的人,一下子就聽明白,回轉過來。那麼就無法成就耶穌救贖人的計劃?

    回覆刪除
  2. 因為當時群眾當中很多人都不是真心想聽耶穌講道,所以耶穌用比喻講天國的福音是要讓有心尋求福音的人進一步向祂提問,就如門徒之後再向耶穌問個明白,唔再追問的人聽了就算,根本冇興趣深入了解,甚至只想耶穌醫治他們的病和趕鬼;所以耶穌亦唔會花時間喺呢類人身上。
    係撒旦恐怕人們聽福音後認罪悔改,就脫離罪嘅捆綁而得救!

    回覆刪除
  3. 因為當時的群眾大多數都是沒有學識的,是草根階層或是一般婦孺,需要用比喻來講天國的奧秘,給他們更容易明白。是誰恐怕他們回轉過來,相信是文士法利賽人和權貴的一群,因為他們心裏不肯承認耶穌是救主,所以就更本不會聽得明白天國的奧秘。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