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裏,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可5:19) 從前被鬼附的人請求與主同在,他渴慕回應主的恩情,能接近、認識和服侍主,但“耶穌不許”, 你生命中有否“耶穌不許”的事情,你又如何反應?
5.3 “耶穌不許”, 是因為神早已預備另外更重要更、佳美的道路,若環境不通行或心中缺少平安,我們便應該求問主的心意,前路當如何走和抉擇?
被鬼附的已得釋放,耶穌不許他跟祂是因為有更重要的使命給他完成,他在地上的日子有限,但他極憐憫低加坡里(十個城的意思)外邦人的城鎮,所以耶穌差派他回去家鄉傳揚主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
經過他回鄉作見證後,“眾人就都希奇”
所以,他的見證應該是很成功的
”耶穌不許”, 因為要求他快回鄉,把最新鮮、最真實的見證傳揚開去,讓眾人知神是怎樣憐憫他, 主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
許多人認為自己剛初信,必需先與耶穌和門徒多多學習、裝備自己,自己什麼都不懂,怎能傳福音?但格拉森被鬼附的人也是剛剛初信,主就用他向家鄉週圍城鎮述說耶穌的救恩,是活生生的見證,無人能辯駁的
初信主時,更應該像蒙恩的格拉森被鬼附的人得釋放,立刻去常作見證,讓人看到主在我們身上何等大的作為
今天我們都是蒙神的憐憫和洪恩,我們為主做了什麼?
那人想跟隨耶穌,但耶穌不許可能是因為要叫這人回家傳揚主的恩典,使更多人可以知道及得著福音,而不是他只因被耶穌醫治而作出的一時衝動的回應而去跟從耶穌。『耶穌不許』印象中未察覺遇到,如果發現的話,應當會照耶穌吩咐去行就是了。
回覆刪除相信在我生命中大大少少的事都曾經出現過“耶穌不許”的事只是未能夠好明確地記起哪一些事。如果真係要講應該係我哋未能成功移民台灣吧,主為我哋開出條新的路就是來到英國開始新生活
回覆刪除很明確耶穌不許的事,好像想不起來。我相信有,但不知道係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