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耶穌說:「以賽亞指着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可7:6)為什麼耶穌說他們假冒為善?

7.1 這批法利賽人是來自耶路撒冷宗教權威中心,非常嚴謹遵守古人的遺傳和傳統,還有許多規矩歷代茍守,並當作絕對的真理教導神的百姓,任何人不遵守便定他們的罪,他們若不仔細按著繁複的步驟洗手,就情願不吃飯,把難單的擔子加在他人身上, 從而自顯為義,勝人一籌。

他們非常著重外表、儀文、規矩,因為是做給他人看, 故意要得他人的榮耀和稱讚。

他們的心思都在如何表現自己敬虔的一面, 在律法外還加上許多歷代口傳規矩、而不是存謙卑悔改的心歸向上主,並遵守起初的誡命,遠離了愛神、愛人的心, 甚至高舉人的教訓,以重新詮釋神的誡命,扭曲律法的精意,不分輕重、失去重心、瞎子領路.

所以耶穌責備他們外表要冒充為善,但實質內心只為著自己的榮耀和感覺良好,沒有半點敬畏上主,也不求問他的意思,沒有活出神的形象,全是虛假的敬虔。

留言

  1. 因為他們問耶穌問題都係想為難他,想捉他的錯處而陷害耶穌,並非真的想明辨是非追求真理,或是好意提醒,所以耶穌就說他們是假冒為善。

    回覆刪除
  2. 因為他們不是真的問耶穌原因,而是想指出耶穌和門徒不守律法。

    回覆刪除
  3. 因為佢哋貴為文士和法利賽人是專門教導律法的拉比,但他們卻言行不一表裏相反滿口仁義道德,內心卻腐爛敗壞;當時他們質問耶穌的門徒為何吃飯前不洗手視為不潔,耶穌卻指出這原是祭司行祭祀時的要求,並非針對一般以色列人的教導,他們吃飯前洗手以示自己潔淨,這並不是律法的要求而只是古人的流傳和教導;他們指著重這些表面的行為,但他們的內心完全沒有專神為大,耶穌更指出佢哋還指示以色列人如果在聖殿裏作了奉獻就無需供養父母,律法明明規定要孝敬父母否則就要治死,但文和法利賽人的教導卻只重視奉獻(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取利),其實奉獻只是表面嘅行為,卻讓以色列人成為不供養父母的佳美藉口,這完全就顯示了他們的教導是廢掉律法,只用嘴唇敬拜主心卻遠離神,完完全全的假冒為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