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望天歎息,對他說:「以法大!」就是說:「開了吧!」(可7:33-34) 為什麼耶穌用這麼繁複的程序醫治他的耳聾和舌結呢?他何不直接吩咐一聲,便可以治好他,豈不更顯他的權能?耶穌醫治時為何望天嘆息?
7.5 主的醫治並非一成不變,祂總是按著對方的需要,量著他們的信心,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治療。這是出於祂對人的憐憫與關懷,總是用人所能了解的方式和態度,接納人的軟弱和不足。
那人是耳朵聽不見,講話有困難,既不明白他人說什麼,也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內心,長久活在孤單和痛苦中。雖然,主只需一句話,他就能得醫治,但主卻用了額外的步驟,來幫助他建立信心和盼望(可七33~34
(1)耶穌將他帶離群眾。
主單獨與他相會,導引他心中的信心和盼望。要生命得到改變和祝福,我們也要學會在安靜中與主單獨相會。
(2)因為他聽不見,主用指頭探入他的耳朵裡。
這細微的動作,顯示主的體諒和慈憐,藉此讓他能體會主的愛,來喚起他的信心和盼望。
(3)主將唾沫抹在他的舌頭上。
主讓他接受主口中出來的(唾沫)膏抹。
(4)主「望天嘆息」
祂望天是對耳聾者的一個標記,顯示祂醫治的能力是由天而來,祂嘆息是對迷失受苦的人類,發出深切的憐憫同情。
(5)最後主說:「以法大!(意思是開了吧)」
主的大能一發出,這人立刻得著釋放
我們有時也會患了「耳聾舌結」的疾病,耳朵發沉,舌頭麻木,聽不見聖靈微弱的呼聲,也無法在主面前表達清楚我們的祈求。然而,不要怕,主的愛何等細微,主的醫治何等徹底,勇敢來到主面前,必得著完全的醫治。
耶穌的醫治首先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然後就說『以法大』,看似有點複雜,其實耶穌毋須這樣處理的,只要講一聲就得架嘞。之所以咁做可能係想教導班門徒清楚認識救恩,就如醫治那耳聾舌結那人,示範了救恩並不是即時發生的,門徒要有信心和耐心地等候,總要相信天父的時間和方式。『耶穌醫治時為何望天嘆息』可能因為門徒雖然見了多次神蹟,亦聽了耶穌的道,仍未能掌握到當中的奧秘,依然懷疑基督的救恩,所以耶穌就望天嘆息啦。其實,我哋要明白認識基督唔會係一次性的事件,信仰應該係要活在生命歲月中的。
回覆刪除我其實都不明白為何要花那麼多步驟...這是初級班對方看的嗎?畢竟又聾又啞,不會聽到耶穌說話。這些步驟是為了讓當事人更有信心,除了聽到之外,真的相信自己的舌頭不再打結可以說話。
回覆刪除這裏耶穌由推羅西頓一帶以外邦人為主的地方回到以猶太人為主的加利利海,耶穌以手指探耳聾結舌人的耳朵和用唾沫抹在他的嘴唇,其實是故意做一些明顯的動作給眾人看他是針對性的醫治;至於望天嘆息是因為猶太人之地的眾人心硬,即使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和治病趕鬼都仍未能接受耶穌是滿有大能和權柄,是與眾不同的人,但仍然不信且懷疑他的權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