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主人來了,看見僕人警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路12:37)為什麼主人要進前伺候僕人?

主人好夜先返嚟,當主人叩門時,僕人也會立刻去為他開門。看見僕人們點著燈站著等待,一切預備妥當,僕人沒有在“無王管的情況下”偷懶懈怠,主人實在受感動僕人們的儆醒和忠心。祂會擦去僕人們辛勞的眼淚,叫他們與祂一同坐在筵席中,“自己束上帶,服侍僕人”。天國裡正是這樣徹底顛覆了主人和奴隸的關係和位分,反映耶穌的心腸多麼期待服侍我們一切的需要,那日不再分主人和僕人了,主稱呼門徒為朋友、為祂天國的合夥人partnership。天國只有在愛的關係中的喜樂和愉悦。

留言

  1. 不明白。是為了獎賞僕人盡忠職守徹夜未眠嗎?

    回覆刪除
  2. 就如主耶穌說祂來是服侍人,而非要人服侍;又如祂說誰願為大就要成為別人的用人;祂也說過在神的國裡大的要服侍小的,就是效法主耶穌的謙卑和愛
    12.7 忠心又有見識的僕人是指他敏銳主人的意思和要求,於是努力做好達致主人喜悅,並且持守順服,時刻警醒,不因主人外出而偷懶

    回覆刪除
  3. 耶穌教導門徒若要做最大的,就要做中間的用人,即不是主人就可以不用服侍他人,反而係要作中間的用人,服侍其他的人,所以主人看見僕人警醒,就叫他坐席及侍候他們,也算是獎勵喇。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