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17:10)為什麼我們事奉主,只能自稱是冇用的僕人?主不是要用我們麼?為何我們是冇用的?
17.1 這個“冇用的僕人比喻”最主要是教訓我們知道自己的身份,存感恩和謙卑的心服侍主,不自居高要功。
我們是主的僕人(原文奴隸), 主用重價買來的,根本冇自己任何的權利或索求的位置,有工作做,有溫飽,有住宿,全部都是主人的賞賜,所以不是自己吃飽未, 而是自己有冇先盡責任滿足主人的需要,回報主人的買贖之恩,給予的溫飽和委以重任。
形容自己“冇用”,代表不與其他僕人爭競和比較,其實主人大可差派其他人來取代他的位置,有機會服侍主是恩賜,能住在主的家中更是寶貴
神能差千萬天使去傳福音或從石頭中興起人嚟取代我們,我們一點也不能自誇自己幾咁有用,幾咁重要,無可取代,反而要存感恩的心,在主的聖工上有份,做好本份,任憑主的評價和獎賞,不以自己幾咁有用為自誇,我們生命氣息和力量都是在乎主。
“因為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來6:10)
神真是看我們的心計較什麼,看重什麼? 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被主人欣賞的程度?誇自己幾咁有用?
還是感恩自己有份事奉主,相信主的公義自然會賞賜自己為他做的一切,而不是為爭寵和攞功勞,也不為顯得自己幾咁有用和重要。
他沒有因為主人不賞賜他,不稱讚他就因此陷入受損失的感覺裏。僕人只是不斷照主人所吩咐的去作,討主人的喜悅。這個是因為僕人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就是服侍主人,服侍主人就是僕人的喜樂和榮耀,僕人不求別的額外的賞賜。服侍主就是我們的本分
上文一開頭講道門徒要求主加增信心,主便說他們要運用信心,開頭就算只有小的信心,只要芥菜種讓它成長,便可以成就大事。
接著立刻說“冇用僕人”的故事,就是阻礙我們運用信心成就大事的其實就是我們自以為自己有用才能成大事,成功與否要靠自己才可,看自己能力和看環境是否困難,而不是向著主的信心。
無用是認識自己真的冇用,"離開主我們什麼都不能作",這才是信心的基礎
總結就是認識自己的身份為奴隸,他的衣食住行全依賴主人,應該感恩有工作做就有安穩的生活,法律上他也不能離開主人,因為他是屬於主人的財物,他是買贖回來的奴隸。也應該認識自己的責任和當盡的本分,並知道自己是冇用的僕人,現蒙主的憐憫為主所用,所以只有感恩的心,不誇自己幾咁重要和有用,不再看自己,才是信心的開始。
下文跟住就落去10個麻瘋病人的故事,一個回來感恩的麻瘋病人,他的信救了他!整大段經文都係探討信心。
當僕人做完所有的職責,令主人滿意,享用完筵席,之後他才可以去吃飯,即是強調主人的需要行先,自己的需要擺在最後的位置。
他對主人說自己只是“冇用”的僕人, 這是他“應份”做的。主人聽了後會覺得什麼?僕人又為何如此說?(不是因為擦鞋和自卑),你要進入第一世紀耶穌年代,主人和奴僕觀念和當時文化去看此教訓,而不是把現在僱主、僱傭打工的心態去理解。
耶穌當日是針對那時聽眾需要,最主要的教訓是“信心”, 信心的基本要求就是不看自己、不看環境、專注於主身上!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幾咁重要和本事,或太低估自己,自卑、感覺比他人差、看環境的困難,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能。
上文說到移桑樹投海的信心,門徒若真經歷到信心的大能,便容易陷入驕傲的試探,以為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magic power,所以下文耶穌就說"冇用的僕人"的故事,使人明白信心的基礎就是謙卑依靠神,離開他,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能做。
(1) 僕人是認識自己的奴僕身份,又當盡職責的本分,不做便是失職,侍候主人做得妥當是應份、應該的(因為主人付出重價,在奴隸市場買贖他回來)
(2)主人當然認識他的奴僕的恩賜、才幹、強弱位,所以就分派他們做不同的工作,這個僕人為主人看重他,信任他,除了放羊、耕地外,還給他負責一家的飲食責任 (昔日皇帝的酒政、御廚是最信任的職位),所以僕人理應盡力,知恩图報,盡力做到最好(若起初做得不好,便繼續努力學習、改進和反省)
(3) 因此是他應該謝謝主人的看重和提攜,不是主人謝謝他的辛勞,沒有主人他的命運非常坎坷,主人沒有了他,其他奴隸也可以勝任。他說自己“冇用”,並不是代表他作事一無是處,否則主人也不會委以他重任,只不過是表明若非有主人在,他現在什麼都不是,毫無價值,仍然流落在奴隸市場被虐待及無温飽和自己的居所。
(4) 記得耶穌說若被他人邀請參加筵席,要揀未座位,等主人邀請你到首席,你便在眾人面前有光彩的教訓嗎? 僕人就把評核他的表現之權力交給主人,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主人自有公義的評審,也要認識自己的無有,不致落入驕傲、自大、自持的網羅,主人知道僕人的謙卑和感恩的心,也看他殷勤做事的結果,當然會對他有稱讚:你這忠心、良善又有見識的僕人,可以和我一同分享我的快樂!
(5)“冇用”(原文可以譯冇利潤unprofitable、不值得的)的僕人不等於冇價值,因為主人覺得他有價值才從奴隸市場將他買贖回來。相對耶穌救贖我們的洪恩和人的回應,在人眼光中真的不值得主如此為我們犧牲,因為我們經常軟弱、失敗、無知、小信、多疑,也未能常常忠心完成主的吩付,所以若果我們是主,心裏也會覺得不值得救贖我們,但主的價值觀不同我們,因為不是以利害關係或有冇功能作用,而是以愛的關係來衡量價值,每個人在他心目中都是獨特的,一個小子也不能少。
因為已經做完一切的事,不用再做了,所以自稱無用。如果自稱有用,就要繼續多做,是嗎?這樣才算是完成工作 & 可以去休息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