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法利賽人站着,自言自語地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 18:11-12)法利賽人的祈禱有什麼問題?怎樣的禱告才蒙神悦納?

18.2 仗着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法利賽人(大兒子):

沾沾自喜、自吹自擂、空洞的禱告和驕傲的態度,「控告」別人的不義,好突顯自己的義。

(1)不屑與眾人混雜一起,獨自站在殿前昂首挺胸。

  (2) 站着自言自語地禱告 (原文“對自己祈禱“,只是自說自話,並非真正的禱告神)

  (3) 愛與人比較比較(分數、成就、地位、果效、屬靈表現),踩低人高舉自己的優越性:

“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4)自我中心,無為其他人代禱:

(5) 自以為義,驕傲誇口,高舉報告自己的功德

“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
“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6) 藐視、不接納他人 (特別是邊緣、低下階層、無地位、罪人),因此也論斷耶穌對罪人和稅吏的接納

  (7) 找不到對神虧欠的感覺,和為因所得恩典感謝讚美、沒有認罪,甚至也沒有祈求。

稅吏(小兒子)的禱告蒙神的悦納:

(1)深覺自己不配:
“遠遠地站着,連舉目望天也不敢”
(2)為自己的罪憂傷痛悔:
“只捶着胸說”
(3)呼求神的憐憫接納他,承認自己的罪行深重:
“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4) 弱小無助,只仰仗神的恩典和憐憫得以進入天國,絕無可誇之處

法利賽人熟悉律法,死守規條,務求“無可指摘",受民眾尊重,但缺欠了濟世為懷的心,後者才可體現律法的精去愛神、愛人。

神所看重的是罪人的悔改,如仗著“義行”自高,結果就會失去神的恩典;若能謙卑仰賴神的憐憫,悔改歸回父神,就蒙悅納。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4:6)

時常回想自己怎樣蒙了神的憐憫,而同樣的去憐憫別人。

要省察自己在神面前是否謙卑,順服和忠心,多結果子是用來榮耀神的,不是高抬自己或與人比較,不要自以為義,也不要藐視別人。

留言

  1. 他沒有謙卑自己,沒有求神憐憫開恩,而是自覺已經做得很好,而且和別人比較。耶穌在14節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