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着喝。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神的國來到。」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22:17-20) 為何逾越節的晚餐是祝謝“杯”, 之後再在祝謝“餅”, 而飯後也再拿起“杯”分給門徒飲, 而我們現在的聖餐,先祝謝“餅”,之後再祝謝“杯”, 為何次序不同? 並且上述記載逾越節的晚餐有兩次祝謝“杯”,為何與今天我們遵守的聖餐不同?
22.1 傳統逾越節筵席做法:
按猶太人逾越節的傳統,桌子上會有一布袋,內置三塊無酵餅。一家之主會從第二塊無酵餅擘取一部分,把它包妥另外收藏,然後讓孩子們找出來。誰找到這「隱藏的無酵餅」便會有獎品,傳統並沒有解釋這習俗的由來,有的說三塊無酵餅代表亞伯拉罕、以撒及雅各;有的說代表祭司、利未支派及以色列。早期猶太信徒對他們來說,三塊無酵餅代表聖父、聖子、聖靈。而中間那塊無酵餅被擘開及收起來,正代表聖子的死及被埋葬。誰找到聖子的就贏取獎品。
在逾越節的家宴上,猶太人還要喝四杯酒 (參出6:6~7):
所喝的每一杯酒,都為記念以上主所承諾的救贖行動。
第一杯:分別為聖之杯
主拯救以色列民脫離埃及為奴身份。
第二杯:審判之杯
主從埃及人之轄制中拯救以色列民。
第三杯:救贖之杯
主救贖以色列民。
第四杯:讚美之杯
主以以色列民為祂的子民,並要作他們的神。
耶穌在逾越節筵席上如常喝了頭兩杯酒 ,在喝第三杯,祂說:「這是我的血」,但祂並沒有喝第四杯,祂應許當我們回到天家,可以完美地敬拜神時,再與我們同喝新的。那時這應許便完全兌現:“主以以色列民為祂的子民,並要作他們的神。”
第一次是離別前的碰杯,耶穌和門徒一起過節。第二次才是告訴門徒,餅是他的身體,酒是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