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裏,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路 2:46-47)猶太人的學習模式是要向眾多的教師虛心的多多聆聽,但同時強調發問和互動,弄清自己的概念,清除疑問,才不妨礙知識的增長,不被遺傳傳統所限制.你學習的模式是否這樣?如何才是有效的學習模式?

2.5 一面聽一邊問是相當重要的學習過程,猶太人就非常著重這樣開放式提問討論的過程去學習。

「不假思索接受他人指導的人,會使權力敗壞,使自己腐敗。」

我們不能完全接受別人教的東西,而是要以不同的方式來詮釋過去的研究結果,透過提問來推出其他的結論的可能性。

猶太人認為若沒有一起進行學習和討論的朋友,那就和死沒有兩樣,透過與夥伴的討論和爭辯,可以幫助他們磨練自己的智慧,成為彼此的老師,交流並體察人生。

猶太人的教育不是聆聽的教育,而是重點在於提問。

即使沒有問題他們也會創造問題,世界上的一切都會成為提問的素材。

他們要培養能夠跳脫現有的思考框架,提出與眾不同創意的人才。未來的學習將取決於提問與討論、交流與合作。

採用透過提問與討論拓展思維、培養創意的學習法。學生並不是來學習東西,而是來分享自己的知識、秉持藉著提問學習的信念,上課前若沒有事先準備,那肯定會被問得啞口無言。

提問本身就佔了學習的一半,他們追求的並不是比別人更優秀,而是和別人不一樣,比起贏過別人,他們更希望問得比別人更深入。

如果想要更正確一點的答案,那麼就要提出更正確的問題,提問可以在尋找解答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思考與批判的眼光,也能產生判斷行為是否恰當的道德思考。

若不是帶著好奇心去學習,那麼學習就只像是一篇過目即忘的短文,若在學校只聽老師的講解,這樣等同一種死讀書

在現有知識基礎上提出的額外問題,將會刺激我們的大腦,我們會為了反駁、說服對方,而需要更精準的想法。

同時也需要找出對方理論的弱點,並提出更好的意見,在這樣的過程中,大腦便會進行批判性、綜合性的思考,這個過程便會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夠幫助我們透過自由的想像,激盪出奇特的創意。

祈禱願望上主幫助我們懂得思考、分辨和提出更多創意的問題,豐富大家的學習,加強大家的智慧和應對能力。

留言

  1. 猶太人嘅學習模式係非常值得效法,但我自己就較少發問,因為有時怕醜唔敢問,有時對一些事唔認識根本不懂問

    回覆刪除
  2. 我們的學習摸式是單向性的,老師講解知識,我們吸收,有不明白之處會等老師講完之後有機會才查問,又或者試下自己搵下有無答案,這並不是一個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所以我們應該要跟猶太人多多學習。

    回覆刪除
  3. 謝謝,很贊成。而且很喜歡問問題不會被白眼。這種學習方式,是否好比mentorship ?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