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着說:「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 (約2:17)你覺得教會或者你的内心(兩者都指到聖靈的居所/神的殿)有冇地方需要潔淨?有冇存著為着交換買賣得利的意圖?你有否為著你尚未潔淨的情況,心裏焦急如同火燒?聖潔的主與不潔淨的事是絕對對立的,你的立場是否這樣鮮明和絕對?

2.6 耶利米時代,耶和華的殿甚至拿來祭拜其他偶像,行各種虛妄的事情,導致審判臨到而亡國。沒有一件事情逃的過神的眼目。

這稱為我名下的殿在你們眼中豈可看為賊窩嗎?我都看見了。這是耶和華說的。(耶7:4,11)

主推翻桌子時, 喊著説: 「把這些東西拿去! 」(約2:16) 

主所要"推翻"的, 不僅是在聖殿中買賣的交易, 更是幾千年來人藉著宗教活動以利益行先,早已敗壞、死寂、僵化的宗教系統。

教會和我們很容易會同樣失去焦點,用許多藉口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充滿了許多熱鬧的宗教活動和事工,卻忽略了神才是一切敬拜和事工的中心,以其他的人與事取代了神的主權。

教會是祂在地上的聖殿,我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居所。教會和我們都是屬於神的,教會或我們心中若存在某些事情是不屬於神的; 它們就會防礙我們對衪的愛心。

教會乃「交易場所」心態, 就是典型的消費主義,以人為中心,(奉獻到位、例行祈禱、聚會、.....,教會便提供優質的主日學和生命輔導、舒服的敬拜環境、有啟發性正面祝福的講道,....神也自然會賜下祝福和保護。

但是可惜人卻從不反省自己的行為和動機是否純正清心?有什麼需要悔改?有什麼要及時獻給主,給主使用?還是像賊竇一樣偷竊了神的榮耀和為自己而浪費生命的資源?)

如今, 我們的聖殿同樣要被潔淨, 除去一切偶像,預備地方讓衪能充滿我們,使我們的聖殿再次成為禱告、權能和榮耀的殿。人在教會中或遇見你有冇感受神的同在?因而產生敬畏尋求的心,你又為何堅持要返教會?但願我們都帶著敬畏的心,如非必要,聚會不遲或早退,學懂聚會中安靜、默想、瞻仰神的榮耀,留心傾聽上主的聖言,用心、理智和感性全人投入去敬拜神,讓他推倒一切不合他心意的人與事,用聖靈的火焚燒我們的心,使我們不再不冷不熱。

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祂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 

祂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祂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祂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 (瑪3﹕1-2)


留言

  1. 教會無。我自覺都無,但有事會祈求。相信神,因為知道祂真實存在。然後,有事相求或者知道神有能力,希望他幫助或者令事情變簡單些,又或給我智慧能力,不是買賣得利的意圖(好比馬利亞告訴耶穌婚宴不夠酒,期望耶穌解決問題,但不是交換買賣得利的意圖。)

    路加福音兩次提到有人問耶穌如何得永生,如果人想要永生而親近/跟隨耶穌,是否交換買賣得利的意圖呢?即是為了得到永生才信主,這樣也不單純潔淨,是吧?(那麼為何少年財主問耶穌時,耶穌知道他守誡命,就定睛看他 & 愛他?)還是所謂的「交換買賣得利意圖」只是牽涉金錢,其它金錢/物質的利益,不是你的問題範圍之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永生的定義不是永遠不死,而是指到和神有永遠的關係,認識和經歷神(約17:3)這也是唯一能滿足人心靈的空虛,因為人的創造,就是為著上主,所以不是交易,沒有人先給主,叫他後來償還,一切都是白白的恩典

      刪除
  2. 我覺得自己始終是蒙恩嘅罪人,因此我嘅內心(即是神嘅殿)有時都不自覺地因著自己的某些心思意念而被沾污,不為主的喜悅,盼望神憐憫和聖靈時常提醒,讓我保持手潔心清、潔淨無瑕
    至於教會都是罪人聚集嘅地方,在管理和事奉及傳道的事上有時總難免有不太適切的安排,所以求主賜純淨的愛心和智慧讓管理教會的執事和各位弟兄姊妹,以愛教會的心一同去努力改善,也藉著禱告去尋求神的心意作出各樣的管理和安排,使教會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

    回覆刪除
  3. 教會和自己內心都必定有很多地方需要潔淨的,唯有多親近神,多禱告求神幫助才可以得到潔淨。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新挑戰,新問題,而撒旦亦時常製造事端給我們,使到我們的意志搖動及失腳,需要神加力支持,亦需要及時悔改認罪,而每次犯罪後亦會受到聖靈的責備,所以就會心裏焦急如焚的,求天父多加智慧及聖靈幫助,好使我們能明辨潔淨與不潔淨,避免墮入不潔淨的事上。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