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他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的地方下網打魚。」西門說:「老師,我們整夜勞累,並沒有打着甚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路5:4-5)彼得和漁夫門剛剛洗網,整夜勞累,十分疲倦,耶穌講道就叻,但論打魚一定不比漁夫們有經驗和技巧,你若是彼得,你會重新再把船開到水深之處?帶著疲倦的身軀再上次打魚嗎?完了後又要再次洗網?那時他們認識耶穌不久,对耶穌的認識是很有限的,為何他們最終會聽從耶穌的指示?
5.1 當初施洗約翰就向西門的弟弟安德烈指出耶穌是神的羔羊讓他們跟從(約1:35-42),那是西門彼得第一次遇見耶穌,耶穌便隨即給他改名叫磯法,之後耶穌趕鬼後,祂的名聲傳遍了周圍地方,並且醫好了西門的岳母甚重的熱病和許多病人(路4:37-41)
耶穌主動去到彼得恆常工作的革尼撒勒湖,親自徵召彼得的船作講台,向群眾講道。
其實那時彼得已整天勞累,身體十分疲倦,心情低落,因為整夜勞苦卻什麼都打不到,已經洗網收拾,準備回家休息,當晚要再出海賺取生計, 但耶穌現今有需要他的船作講台, 他也喜歡聽耶穌講道的權柄和智慧,並耶穌曾醫治他外母的熱病、行了許多趕鬼醫病的神蹟,他便讓耶穌徵用他的船作講台。
等了幾小時,耶穌講完道後,耶穌竟然吩咐他把船開到水深之處再次打完,彼得雖然有些不願意,不單因為身體太累,更是因為心存疑惑,勉強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依從』主耶穌的話, 因為根據他們多年專業打魚的經驗,通常是夜裏打魚的才多大魚,這個湖是他們多年工作熟悉的環境,而耶穌只是夫子老師,怎曉得打魚的秘訣?
過去捕魚的經驗,告訴他甚麼是可能,甚麼是不可能,工作經驗的豐富和老練,讓他僅視將來為過去的延續,是可以預期的,不相信神的作為能顛覆性地介入於他的當下。
耶穌要打破彼得生命中固有的經驗,要他親身體會神那能變無為有、化不可能為可能。祂吩咐彼得:「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這一平凡日常的舉動是最沒有可能發生特別事,卻成為了耶穌引領彼得經歷神蹟和得到主的呼召。
耶穌藉吩咐下網打魚和驚人的漁穫,向彼得彰顯自己對大自然的權柄, 也藉此付了祂徵用漁船作講台費用。
但重點是耶穌要得著彼得,改變他的生命,使他得人如得魚!
藉著此神蹟教訓彼得必須脫離自己老舊的經歷,而根據主的啟示──「但依照你的話」,才能看見並經歷基督的豐滿。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必然徒勞無功;有果效的秘訣乃在於信從主的話。
因為耶穌先前在迦百農趕出污鬼和醫好彼得岳母的害熱病,加上再打魚前已聽見耶穌向眾人宣講神的道,知道他的教導滿有權柄,所以就心存順服就嘗試再下網打魚
回覆刪除如果我係彼得當時都可能會唔情願再下網,就算做都會發出埋怨
應該會,因為他是老師,而且見過他治病。(又或者不願意,但不好意思還是撐著試試)
回覆刪除應該係會的,其實耶穌係老師,又有說服力,所以是會得到專敬的,而彼得既然工作了成晚都沒有收獲,加上係得到耶穌的指示,所以就放心聽話去再一次捕魚,希望會成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