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耶穌就和他們同去。離那家不遠,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路7:6-7)百夫長社會地位身份尊貴,連猶太人的長老(猶太人一般都不喜歡羅馬官長) 也敬重他的善行,為何他覺得自己不配耶穌到他府上?
7.1 百夫長應該是敬畏神的人,因為他沒有義務為猶太人建造會堂,他應該也有其他對百姓好的善行,以致贏得眾猶太人長老的稱讚,他雖然作為一個統治者,有權柄要求人代辦事,竟然謙卑地為著一個僕人(原文是奴隸)的病求耶穌醫治,(醫生醫不好,病情應該相當嚴重),顯出他的愛心和重視人的性命. 在當時的羅馬帝國裡, 奴隸被視為動物或財產,假若奴隸患重病,他們會趕走他,任他自生自滅,然後買個新的奴隸替上。
另一方面他十分明白猶太人潔淨的要求,因為普遍猶太人不喜歡進入外邦人的家,或者和外邦人又太多瓜葛,擔心沾染了不潔,和其他百姓怎樣看他,是否奉承羅馬政權?何況猶太人的拉比,必定會對聖潔的要求更加嚴格,可見他是一個很細心和為他者的官長,不似其他羅馬人的官長,持住權位便欺壓他人,要求他人聽從他的指令。
猶太人長老認為他配得,是因為他們看見他的行為,但是他自己知道他是不配得的,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內心.
因此他謙卑地說不配耶穌到他俯上.
因為他真心相信耶穌是神派來的使者(因為稱呼他「主阿」),加上百夫長不是猶太人,當然覺得不配耶穌到他的府上。(耶穌就說在以色列也沒有看到這麼大信心的人。所以,只要耶穌一句話就好)
回覆刪除當耶穌那個時代,羅馬人官長是管理猶太人的,他們的態度通常都是欺壓猶太人,所以都不會太受猶太人的歡迎,須然呢個百夫長做了很多善行,又有為猶太人建造會堂,頗得猶太人長老的歡迎,而他都自覺自己不配耶穌到他屋企,這是因為他知道羅馬人在猶太人之中就是不配,他們中間存在著很多怨恨,而耶穌又是一位拉比,他估計耶穌會有更高要求,所以百夫長會覺得耶穌對於親自探訪他的家應該是會多點避忌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