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耶穌就和他們同去。離那家不遠,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路7:6-7)百夫長社會地位身份尊貴,連猶太人的長老(猶太人一般都不喜歡羅馬官長) 也敬重他的善行,為何他覺得自己不配耶穌到他府上?

7.1 百夫長應該是敬畏神的人,因為他沒有義務為猶太人建造會堂,他應該也有其他對百姓好的善行,以致贏得眾猶太人長老的稱讚,他雖然作為一個統治者,有權柄要求人代辦事,竟然謙卑地為著一個僕人(原文是奴隸)的病求耶穌醫治,(醫生醫不好,病情應該相當嚴重),顯出他的愛心和重視人的性命. 在當時的羅馬帝國裡, 奴隸被視為動物或財產,假若奴隸患重病,他們會趕走他,任他自生自滅,然後買個新的奴隸替上。

另一方面他十分明白猶太人潔淨的要求,因為普遍猶太人不喜歡進入外邦人的家,或者和外邦人又太多瓜葛,擔心沾染了不潔,和其他百姓怎樣看他,是否奉承羅馬政權?何況猶太人的拉比,必定會對聖潔的要求更加嚴格,可見他是一個很細心和為他者的官長,不似其他羅馬人的官長,持住權位便欺壓他人,要求他人聽從他的指令。

猶太人長老認為他配得,是因為他們看見他的行為,但是他自己知道他是不配得的,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內心.
因此他謙卑地說不配耶穌到他俯上.

留言

  1. 因為他真心相信耶穌是神派來的使者(因為稱呼他「主阿」),加上百夫長不是猶太人,當然覺得不配耶穌到他的府上。(耶穌就說在以色列也沒有看到這麼大信心的人。所以,只要耶穌一句話就好)

    回覆刪除
  2. 當耶穌那個時代,羅馬人官長是管理猶太人的,他們的態度通常都是欺壓猶太人,所以都不會太受猶太人的歡迎,須然呢個百夫長做了很多善行,又有為猶太人建造會堂,頗得猶太人長老的歡迎,而他都自覺自己不配耶穌到他屋企,這是因為他知道羅馬人在猶太人之中就是不配,他們中間存在著很多怨恨,而耶穌又是一位拉比,他估計耶穌會有更高要求,所以百夫長會覺得耶穌對於親自探訪他的家應該是會多點避忌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