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那城裏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裏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路7:37) 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心裏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路 7:39)為何法利賽人會容讓這個有罪的女人進到他的家,並這樣靠近他邀請的賓客耶穌?

7.5 這段落緊接著耶穌對法利賽人與律法師的指責(7:24-35),提到耶穌到「法利賽人」西門家吃飯,以凸顯法利賽人如何「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7:30)

當時的習慣是法利賽人會邀請一些拉比和律法師同道一起吃飯和硏讀討論律法,這是公開的場合,好讓其他有心學習律法的人也可以一起聽他們的討論。因此那個有罪的女人聽聞耶穌會出席便前去聽他們論道。

由於哪有罪的女人不請自來,進到法利賽人西門的家。法利賽人西門對她的到來感覺很不舒服,且對她的行為感到討厭和非常不滿。

哪女人當眾忍不住不停哭泣(原文也用在彼得三次不認主後的痛哭和為親人死後的哀哭),並非因別人把她當罪人,也非因耶穌為她的緣故受到別人的批評,更非因她不受歡迎而被人侮辱。她是為自己的罪而痛悔哭泣。

那女人來到的目的,是向耶穌表達她的愛和感激,甚至獻上極貴的香膏,因此他先前應該遇見過主, 接受過耶穌的恩典和經歷耶穌的愛與接納,聽過主恩慈的話並信靠祂。現在希望有所回應。

客人們正半躺在沙發上吃東西,突然這位被赦免、信靠耶穌並充滿感恩的女人趁著機會靠近耶穌,以致無人能阻她靠近,她不怕遭受白眼,雖然一直沒有出聲,但透過她在耶穌身上的行動,可見她深深對耶穌的尊重和深切的愛。她不只用眼淚弄濕耶穌的腳,直以洗耶穌的腳。(“濕”與“降雨”原文是同一個字), 甚至更用頭髮擦乾耶穌的腳,那時人是穿涼鞋走在佈滿灰塵的路上的,她毫不介意用頭髮去擦乾耶穌又髒又滿有沙塵的腳她從前用來取悅男人的香膏,如今藉著真心的悔改,成為對主的一種奉獻

還有她親吻主的腳時是何等的感激!

「罪人」這字很刺眼,像將永遠抹不去的定罪,眾人都鄙視拒絕她,但主卻用仁慈和諒解來接納她。

 這位聲名狼藉的女人不單接近主,她甚至伸手去觸摸主聖潔的身體,被眾人視為污穢的手,主並沒有將它撥開。反而仁慈地接受了他的服侍和呈獻,

雖然她不能用等同程度的愛回報耶穌,可是她能勇敢當眾用昂貴的方法去表達對耶穌的愛和感激。

留言

  1. 這位法利賽人大概想了解/查出耶穌是否「那位神言人」,所以邀請他吃飯坐席。又,因為不確定耶穌的身份,所以當那個罪人女人靠近耶穌,他「按兵不動」,想看看耶穌是否知道女人的身份,以及有甚麼反應。(如果神言人什麼都知道,又知道那是罪人,自然態度不一樣。)所以,那位法利賽人當時並未確認耶穌的神的使者的身份,也未有奉耶穌為貴賓,才容許那個有罪的女人這樣靠近耶穌。

    回覆刪除
  2. 另外,請問這是否也屬於法利賽人「試探耶穌」的一種方式?我其實不知道為何有個女人可以一直親耶穌的腳。(在他旁邊哭濕耶穌的腳,又用頭髮擦乾,跟著又熱切親耶穌的腳和塗抹香膏。這些行為也太「詭異」了吧?這篇其實我一直都看不懂,為何可以公然地對待不認識的男人挨近腳,頭髮擦乾,以後又親來親去)。還是法利賽人特地擺陷阱,要撩耶穌犯罪(以女性肉體引誘耶穌?)

    另外,香膏是很貴重的東西?是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聖經沒有說明這法利賽人是要試探耶穌,只強調法利賽人西門是自以為義的人,他邀請耶穌吃飯,因為聽聞民眾以他為先知,所以想了解究竟,但顯然從他如何接待耶穌,他不覺得耶穌這麼vip,因為他覺得自己才是最為義的人,同席也有其他客人,法利賽人許多時都會彼此宴客,一起和同道坐席談論律法妥拉。

      往往法利賽人一同坐席談論律法是公開性的活動,好讓民眾可以參與一同聆聽神的律法,因此那有罪的女人有機會進場,看來他應該逐漸靠近耶穌並把握機會走上前挨近耶穌的腳,因悔罪和感恩的心痛哭起來,擦乾並親吻耶穌的腳,他是有預備的,及時把香膏獻上,並且我相信這婦人不是第一次遇見耶穌,他應該曾經被耶穌的教訓感動或受過耶穌醫治的恩惠,從而產生極大的感激,並鼓起勇氣不怕在座的人的白眼,當中尊崇耶穌,而法利賽人西門則想觀察究竟耶穌知不知那女人是有罪的,為何耶穌容許讓他親近他。

      我相信這些親吻腳的動作並不是性試探的動作,因為當時的文化彼此親嘴是很普遍的,若親吻是在腳的位置,則是極其謙卑的表現,視耶穌為超級vip尊貴的恩人。

      是的香膏是很貴重的東西,那有罪的女人唯獨獻給耶穌,也使法利賽人西門和同席的人產生極大的妒忌,為何他們沒有份?這全是特顯這些法利賽人和律法師的妒忌和自以為義。

      刪除
  3. 我會以為他們是想試探耶穌,要看有這樣一個女人接近他並用香膏抹他,他的反應會如何及怎樣應對

    回覆刪除
  4. 法利賽人邀請了耶穌一同吃飯,而那個有罪的女人也跟著大隊進去,可能是由於很多其他人都在一起吃飯,所以就沒禁止其他人出入,那女人就可以去到耶穌面前了。因為這女人很敬重耶穌,所以都不理會同席的人的反應,用自己的頭髮幫耶穌抹腳,並自顧自的用香膏抹在耶穌的腳上,還加上親吻,這都代表謙卑順服親近主。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