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裏悲歎,又甚憂愁,(約 11:33)耶穌哭了。(約11:35 )為什麼耶穌心裏悲歡又甚憂愁?耶穌為什麼哭?

11.4 祂看到馬利亞經歷至親死亡的痛哭(原文是哀動的痛哭 )及她同伴的哀傷,所以,祂第一個反應是「心裡悲歎」(原文愤而嗤之以鼻,憤慨、憤怒)。

群眾亂成一片,耶穌當時所憤慨的,就是死亡的邪惡和捆綁。死亡是人犯罪的結果,使人在死亡面前變得心碎、軟弱、無奈和絕望。

第二個是「又甚憂愁」(原文就是被攪擾、困擾 trouble)

看到馬利亞和一群人哭,看到罪給人類帶來這麼大的悲哀和痛苦,死亡所帶出的破壞,耶穌心裏面激動起來。

最後耶穌哭了,祂流下的眼淚表達了祂內心自然的情感,馬利亞和其他哀悼的朋友的哭是大聲的哭,而耶穌哭了,是「默默地流淚」。

我們都活在這混亂的世界中,目睹罪惡的權勢,容易生氣、激動,並且罪所帶出的困難和痛苦會攪擾、影響我們。但只要能信,不放棄、不灰心、不喪膽,最終必定看見神的榮耀。

留言

  1. 見到自己喜歡/重視的人很傷心難過,就感同身受,為他們&陪同一起難過。耶穌也哭拉撒路的離世(雖然知道他會復活)。就是人世間的親人分別,會讓人很難過。

    回覆刪除
  2. 因為看到了拉撒路的死亡,又見到馬大,馬利亞及同行的猶太人也哭,所以耶穌就感覺到心裏悲傷,身同感受一同哭泣,而耶穌亦會關懷和理解她們的痛苦,亦一同感覺到憂愁,便哭了,這裡充份反影出耶穌憐憫之心,祂對人死亡的苦難有着真摯感情,充滿了人性,亦正好展現了神和人之間的聯繫。

    回覆刪除
  3. 之前馬太福音都有問過類近嘅問題,其實耶穌哭是因為眼見人因罪的緣故在世上必有一死,人們無法勝過死亡也因死亡而悲傷無助,受到死的轄制和捆綁,因此憐憫人而留下淚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