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地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徒2:36-37)彼得的講道有何特別?為何群眾會扎心,三千人同時悔改?
五旬節彼得的講道充滿著聖靈的大能,他們不再是膽小冇學問的小民,他們都同心合意,表達出勇敢、無畏、無愧。
聖靈給他話語,直接簡潔明瞭清晰、容易明白,有活力的論點,而又高聲迫切,訴諸人的理性、提供指引;訴諸人的內心、激發熱情;訴諸人的良知、宣告定罪;訴諸人的意志、引致決定,本於聽眾熟悉的背景內容,引用舊約經文權威,闡明都是按聖經預言而應驗,合乎聖經教訓。
彼得首先解釋群眾見到的情景是應驗了約珥書的末世預言,既然聖靈澆灌已經來了,那麼預言後半部的主大而可畏的日子(末世的審判)也將快臨到,唯有審判之前求告主名才能得救,脫離將來的忿怒。
神差遣的主基督救主已經來到,有許多的神蹟證明,彼得指控他們把耶穌釘十字架,拒絕神的救恩,但因著神的憐憫,一切已在神的定見之中。
耶穌已經復活了!有使徒們共同作見證,祂戰勝死亡和被神高舉坐在寶座上,將聖靈澆灌下來。他能夠將生命之道指示人們,得享滿足的喜樂和永遠的福樂。
因此福音的內容需要包括:
十字架的救贖
人的罪
將來的審判
和求告耶穌的名,尊祂為主為王的必然得救,並且可享有生命之道。
彼得的講道訴求是指向人的理性、內心、良知、感性和意志。
人們覺得扎心,因為竟然殺害了神差來的救主,犯了何等大的罪,也懼怕將來的審判,但神仍然為他們預備救恩,求告主名的便逃脫將來的忿怒和可享生命之道。
彼得宣講信息的中心:“耶穌 … 為主,為基督”。他不是傳講宗教或是信條,而是傳講永活神的兒子和祂為罪人成就的救恩,他傳講祂的道成肉身,講到這位“拿撒勒人耶穌”。祂是神而人,“被神特選委派”的那個人。
他傳講祂的被釘十架,從死裡復活,並有舊約預言支持,他也傳講祂的升天,被高舉。結尾是凱旋式的!
因為彼得不單止自己為耶穌作見證,更是以族長大衛(大家都認識和尊重的人)曾經說過關於基督的預言(大家都知道的),以說明耶穌就是真基督。所以群眾特別扎心。
回覆刪除彼得講道提到耶穌是基督,祂來世上是要執行救贖計劃,祂經歷了死亡和復活,並清晰地宣佈了耶穌基督是群眾祈盼已久的彌賽亞,所以當時的群眾因為之前有拒絕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錯過了得救的最好時刻,自知有罪,所以便感到扎心,當下就問彼得如何補救,所以就出現了三千人同時悔改,他們的悔改不單單是即時的感動,還包括了對彌賽亞主耶穌基督的堅實信仰。
回覆刪除因為彼得口裏所出的話其實是從神而來,而且他和其他11位使徒亦親眼見過復活顯現的主,可以第一身為主作見證;又引用猶太人敬重的大衛王和先知的說話,帶著強而有力的說服力,因此眾人就扎心相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