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約4:34) 耶穌的食物是什麼?為什麼用食物來形容遵行天父的旨意和作成天父的工?

4.8 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門徒覺得希奇,因為門徒只想到物質的食物。

主的食物就是遵行差祂來者的旨意,並作成他的工。

食物是每一天都需要才能活下去和有力量。我們的靈性每天也需要屬靈的食物才能有生命力和屬靈的能力。

遵行天父的旨意猶如食物不可缺少,比一切更重要,一切都要按照神的旨意,沒有自己的意思。

神的工作,不是人的工作或自己喜歡的工作。神的工作就是神喜悅要成就的工作。

「作成祂的工」,「作成」是要去盡上一切完成神要我們作的工作:

(1) 要看主要我們看的 (約4:35)

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作發白),可以收割了。

主要我們看到神最關心的是甚麼。神差遣耶穌到地上來就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這是當時的一句俚語,表示時間還沒有到,或者是不必太過著急,時間還多著呢!

猶太地收割的時間是4月開始,四個月便是冬天,田裡還沒有出產。但是耶穌對門徒說「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因此並非指實際的莊稼,“發白”可以是特別指到撒瑪利亞人,因為撒瑪利亞人穿著都是白色的,他們的頭巾是白的,身上的長衣也是白的(除了他們當中的拉比)。

「舉目向田觀看」不是「舉目向錢觀看」,你知道天父真正關心的是什麼呢?

(2) 要得永存的賞賜 (約4:36)

「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遵行神的旨意就能得永存的賞賜。當我們明白神的心,照著衪的意思去傳講天國的福音,叫人的生命得拯救,這個收成要存到永遠。

(3)要作快樂的福音使者 (約4:37-38)

「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 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

留言

  1. 耶穌的食物 = 聽到並執行新的旨意。(生命的基本食糧/維持生命所需的)

    回覆刪除
  2. 而且一日要吃幾餐,所以日日 & 時刻念記主的話語

    回覆刪除
  3. 耶穌的食物是指屬靈的動力和能量,就像食物供應人體所需要到能力和營養一樣,耶穌在完成天父的旨意的事候就能獲得。因為耶穌不是單單想餵飽自己的肚腹,祂來到世上是執行天父的差遣去拯救有罪的人,有罪的靈魂。食物於人類來説是必需的,耶穌要完成天父所吩咐的工也是必需的,所以兩者可以互相解讀。

    回覆刪除
  4. 耶穌的食物就是遵行並執行天父的旨意,就是見證上帝榮耀祂的名,傳揚祂的愛和恩典;因此耶穌要道成肉身降世為人,並走上十架犧牲的道路,以自己的寶血洗淨世人的罪,使世人得以與神恢復連繫,並遵行耶穌的教導和真理回應神的大愛
    以食物形容是因為經上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