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 (約 6:7)面對五千群眾飢餓的需要,耶穌問腓力要從哪裏買餅給他們吃,是要試驗他,腓力這樣回答,顯示他是個怎樣的人?耶穌今天是否也要試驗你將難題missing impossible 交給你,你會怎樣回應耶穌的考驗呢?
6.1 腓力是伯賽大人(約1:44),就是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多人之野地附件的鄉鎮,所以熟悉附近人口及資源有限,很了解要餵飽群眾的挑戰。
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見(原文“找著”)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吧。」 (約 1:43)
他也是個虔誠的人,等候彌賽亞的,曾聽聞約翰的見證,他便回應耶穌的呼召毅然跟從他。
腓力找着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約 1:45)
他會主動影響身邊的人,為耶穌作見證傳福音,他會緊張自己同伴的救恩。
他們(按上文是指幾個希臘人)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 (約12:21-22)
腓力應該是外向型,陌生的希臘人也先來找他要見耶穌,但他有團隊的精神,先去找著安德烈商量,才一起去告訴耶穌。
他會進一步尋求,弄清楚耶穌講的父是如何的。
腓力對他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 (約 14:8)
當耶穌問腓力怎樣給群眾吃餅,他立刻就算出所需要的餅之數量和價錢,因此,安得烈所提供的五個小餅,在腓力來說,簡直少得荒謬。
所以,q他是個理性的人,善於探討、計算和查究,並且他的性格是主動外向的,也是實事求是的人。
但這樣的人,並不足夠。耶穌要試煉他、提升他的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不是遇到問題就束手無策,著眼於實際啲困難和目前的資源與能力,最重要是知道“主原知道應當怎樣行”。(約6:6),這是祂的渴求(在野地餵飽五千群眾),因此祂就會供應一切資源和所需,不要被純理性或客觀環境限制自己信心的跳躍,要找出身邊能動用的資源,那怕只是五餅二魚,盡自己的本份,交在主手中讓主作工,便可蒙福完成神的心意。
他很實際,而且只會思考自己已知,最正途的方法。不會think out of the box, 也不見得想解決群眾飢餓的問題,有事不會即刻想到求耶穌幫忙(畢竟他們日常只需要顧自己有否吃飽,確實也很難想像無端端要考慮餵飽5000人)。
回覆刪除要思考 & think out of the box / be creative 或者求耶穌幫助,甚至問耶穌可以如何「合作」(我們能付出甚麼配合。
顯示腓力是一個現實的人,說錢不夠係因為真係人太多,根本係唔會夠錢,以現實角度來計算,必定買唔到足夠的食物既,佢既答案算係正確啦,但他沒有考慮到主耶穌基督大有能力,凡事都能,所以思維上就是不夠靈活啦。如果真係收到主耶穌給予既難題,都唔知會點回應處理架,唯有係先祈禱,憑信心去做,求主指引。
回覆刪除我覺得腓力是一個很實際又實事求是嘅人,所以他看到當時的實際情況和衡量現有嘅資源,他就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去預備食物給五千人吃
回覆刪除我真係唔知自己會點樣做,我希望自己能夠盡量嘗試所有嘅方法又以自己所能夠負擔嘅情況去應付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