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6:15) 群眾為什麼要強迫耶穌作王?耶穌又為什麼要遠離熱情的支持者而獨自退到山上?又為什麼門徒不與耶穌一同同行,而要先乘船離開?

6.2 群眾擁戴耶穌作王,因為他既能用五餅二魚就餵飽5000男人,便可徹底永遠解決他們貧窮和飢餓的問題,甚至有機會幫他們推翻羅馬帝國,復興以色列國。

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 (約6:14)

他們以為耶穌是神差來世間的先知,因為他們將耶穌與摩西比較,在摩西昔日時代,百姓每天都白白享受天降的嗎哪,40年之久百萬計的人不飢餓。難道耶穌就是神所應許有一位像摩西的先知,正如摩西帶領色列人脫離法老的奴役,他們也希望耶穌會來復興以色列國,脫離羅馬的枷鎖奴役。

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申18:15)

群眾是很現實的利益追隨者,他們主要目的不是尋求認識行神蹟者所傳揚的訊息,而是希望不用付錢便吃得飽,為那必壞的食物而努力。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 (約 6:26-27)

門徒先乘船離開,是因為耶穌吩咐並催他們離開,因為他們也很陶醉於群眾熱烈的擁戴,以為有這麼大群眾的基礎支持,耶穌得國的日子快到了。

所以耶穌要催他們先離開,讓耶穌解散群眾,並且之後上山祈禱,(可6:45-46)以面對前面更大的挑戰。

留言

  1. 因為耶穌有能力餵飽他們,他們希望耶穌帶領他們脫離羅馬統治,不必受欺壓(有大能的人,不會受欺壓,可以「反擊」) 耶穌遠離熱情的支持者,因為他的時候未到,而且耶穌作王,並不是群眾預期的模式。

    已經傍晚了,門徒可能是先行打點,或者去迦百農settle down 找吃住的地方,再等耶穌來

    回覆刪除
  2. 因為耶穌顯神蹟以五餅二魚餵飽了5000人,群眾聽到了,就認定耶穌是彌賽亞,會拯救以色列人,但他們祈望彌賽亞係會以君臨天下的形式出現,政治上會推翻羅馬政權的,所以就要強迫耶穌作王,但實際上,耶穌的降臨係會以勞僕身份出現,唔會係政治上解放以色列人,反而係會犧牲性命,做贖罪羔羊,捨命為以色列人作救贖,屬靈命的救贖,所以與民眾的想法有很大的落差,與神的角度並不相符,耶穌便遠離支持者而獨自退到山上,祈禱求問天父的主意,尋求指引。門徒先乘船離開是因為他們是出於尊重和順從耶穌的行動。

    回覆刪除
  3. 因為群眾見耶穌行了許多神蹟奇事又醫病趕鬼,覺得他滿有大能和權柄,於是希望他能夠作王帶領以色列人反抗羅馬政府恢復以色列國
    耶穌退到山上去是要安靜禱告,要尋求天父的指引和堅守天父給他的任務,亦不想因著群眾的擁護而產生驕傲和自負
    根據經文門徒似乎是下到海邊先上船等候耶穌回來,可是天已黑了耶穌還未回來,忽然狂風大作海浪翻騰起來,以致他們不得不開船穩定船隻,而不是有心離棄留下耶穌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