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徒14:22) 進神國難免艱難,許多信徒生活都很安舒,不肯為神的國付出代價,無論是投入精神、精力、時間、金錢,他們有份神的國嗎? 有份於神的國是什麼意思?

保羅宣教團隊勞心勞力,途中常遭遇危險、船難、盜賊之險、猶太人的迫害、遭忌恨、凌辱、反對、逼害、被石頭打、政權迫害、坐監鞭打,天天冒死、心靈常受撒旦的攻擊、試探、壓制,外面挑唆、毀謗、誣告,內部煽動、分裂、批評......

放棄受人尊崇拉比的職業,要靠弟兄姊妹分享養生之物、甚至有時不足夠、要自己手織帳棚維生支持自己和同人的經濟需要,

教會內部也蒙受異端、高舉割禮律法主義的人的滲透佢影響,又要栽培成全教會的接棒人,同時兼顧放膽不斷傳道...

在此保羅勸勉信徒要作門徒,恆守所信的道,就算前面無論遇到幾咁多艱難。

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後3: 12)

天國是需要努力進去的,人也要奮勇進天國窄門。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3:3,5)

重生是必要的條件看見和進入神的國,但是否能夠“豐豐富富進入神的國”是要加上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生命的素質和在主內多結果子。

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裏。(西1:13)

我們能進入愛子的國,是神把我們遷進去,這是神的作為,神的恩典,不是靠我們的功德和因著我們的義行。

作天國的子民,必須要真誠徹底悔改,讓神在我們的生命中作主,要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

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賽1:16-17)

聖經強調我們不單要“進入神的國”,並且要“承受神的國”,“與神的國度有份”。

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麼?(林前6:9-11)

我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裏一同有分。 (啟 1:9)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羅14:17)

就算進入神的國,也不代表你能夠豐豐富富地進入,要豐富進入神的國, 需要:

分外地殷勤;
有信心、德行、知識、節制、忍耐、虔敬、愛弟兄的心、愛眾人的心、在認識主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
更加殷勤

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参彼後 1:1-11)

天國是他們的是有條件的:

「靈裏貧窮」的人有福了,天國 是他們的;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要於神國有份,必須虛心放下自己,不要過自我為中心及自義的生活。我們要靈裏貧窮,期望求神的憐憫。

當我們高舉公義,活出義的生活,必定要受人的逼迫。

能夠承受神的國,與神的王權有份,必須要謙卑倚靠主,並且敬虔度日,為義受逼迫才配得承受神的國,否則可能淪落為“僅僅得救的義人” (彼前4:18),亦即是保羅所說「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林前3:15)的那種人,離開主所建立的草木禾稭工程盡被銷毀。

所以保羅在此指出進入神國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靠主的恩努力,並甘心為主受苦,忍受許多的艱難,將來有榮耀的冠冕、王權、國度為得勝愛主的人預備和存留。

我們既然和他一同受苦,就必與他一同得榮耀 (羅8:17)

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做王 (提後2:12)

與主一同作王是有條件的,坐寶座掌權也要講配不配,基督台前的審判是公義的,多種的多收,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留言

  1. 嘩~ 這條問題很難。神國應該是每位信主 & 受洗後的人都有份的吧?不過,享受神的國程度的深淺有分別?要看有多親近神 & 住在耶穌裏面。

    回覆刪除
  2. 保羅強調要進入神的國是要經過許多艱難的,同時亦鼓勵門徒要堅固信心,恆守所信的道,這是提醒門徒,信仰的道路並不是平坦的,還需要經得起試煉及挑戰,他們要以神的國度為目標,並願意付出代價去達到。有份於神的國是需要奉獻和投入,將生命,精神,精力,時間,金錢和資源獻奉給神的事工,好去榮耀神。另外要有忍耐和堅持的態度,遇到困難,逆境,逼迫,失敗等等之時要有信心,願意堅持去跟從主耶穌基督,與神同行。還有要保持要不斷去學習神的話語/聖經,神家知識,努力去學效主耶穌基督的榜樣,尋求祂的旨意。正確而言,想有份於神的國,我們要將這個視為生命的目標,要在生活中活出信神的形像,將神的旨意放在首位,並願意為此而作出努力和奉獻。

    回覆刪除
  3. 不願為神國付出的信徒應該都在神國有份的,只是他們享受不到或感受不到神恩的豐富
    神國有份應該是指感恩於神的愛和豐富還有榮耀,亦願意與神同工及因為傳福音的分上享受那份滿足和喜樂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