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保羅在耶路撒冷向會中講道的主要論點是什麼?為何令群眾如此騷動要除掉他?其實保羅講道,只要避重就輕,就可能可以免除群眾的憤怒,為何他仍要堅持如此說?



「主向我說: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的往外邦人那裏去。」(22:21) 這時,猶太人已經不能聽下去了,再次騷亂起來,在大馬色路上與主相遇。他問主當作甚麼

保羅身陷因境,被群眾包圍,但他不要自保生命,反而為神作見證,他被指控觸犯律法,但是他分訴時沒有為自己辯護,目的要讓人看見神的心意、並神對亞伯拉罕成為列國祝福的心意,分訴的論點:

(1)自己的身世:不是無名之輩,精通律法,熱心侍奉神。
(a) 生在基利家省的首府大數, 長在耶路撒冷城
(b) 伽瑪列的學生,對律法熟悉的嚴謹法利賽人
伽瑪列被稱為「拉比中的拉比」
(c)  熱心“事奉”神,和圍困自己的衆人一樣,曾積極不辭勞苦地逼迫奉這道的人,直到死地。

(2) 透過信主的經歷,爲主作見證
耶穌是誰: 保羅的經歷指出耶穌是大光,是主!
當作什麽:通過亞拿尼亞指出求(a)告主名才能洗去罪
(b) 奉主名受洗,歸入主名下
(c) 對萬人爲主耶穌作見證

保羅希望藉著他的見證使猶太人也效法他歸信主,靠著耶穌稱義,而非像他微信主前希望靠侓法稱義而失敗。

(3) 異象中被神呼召和帶領,領受差遣,順服吩咐

猶太人拒絕接受,因此神差派保羅去將福音傳到遠遠的外邦


猶太人聽了保羅的見證,就更氣憤了,因為猶太人有獨特的優越感,他們覺得救恩只是單單給了作為選民的他們,外邦人是沒有份的,他們決不能接受外邦人與猶太人在神面前身份平等。

所以保羅這次的分訴可能是失敗的,但是他的動機是:

要讓猶太人接納外邦人,因為神要同樣地把福音傳遍外邦。

他也希望藉此激發自己同胞的心,悔改歸向神,連外邦人也蒙神接納,何況選民呢?

我且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嗎?斷乎不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若他們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何況他們的豐滿呢?
(羅11:11-12)

留言

  1. 保羅講的道是他身為猶太人,也是一個曾經嚴厲地逼害基督徒的人,及後在大馬士革進入耶路撒冷路上的時候,他蒙召被主耶穌基督揀選成為門徒,要去為主耶穌基督做見證傳講福音,又因為當時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不肯接受他,所以神就特別指派他去到外邦人群之中做見證。然而當他講到去外邦人中傳福音的時候,群眾就感到不滿和憤怒,說要除掉他,這是因為當時的猶太人對外邦人存在偏見和排斥,當然不接受保羅傳福音給外邦人聽啦,他們眼中的外邦人是不潔的,必須要跟他們保持距離,因此保羅的言論就引起了眾人的憤怒並要除掉他。至於為何保羅要如此堅定的如此傳道,是因為他堅信主給他的使命去為外邦人群中傳福音,其實在主耶穌基督裏面,所有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是一家的,沒有分別,所以保羅的堅持也是出於神的旨意,而保羅亦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標,並沒有懼怕,勇往直前去完成使命,即使有機會會令到自己有危險也在所不惜。總括而言,保羅所講的主要論點是主耶穌基督的愛和救贖是給予全世界所有的人,不分種族,不理是否猶太人或外邦人,因而觸發了當時猶太人的不滿情緒,導致保羅被捕。

    回覆刪除
  2. 保羅用了16節經文去申述自己,而只用5節經文講述主耶穌吩咐他往外邦人地方傳道;故此我認為重點是在他的申述,他首先詳細講出自己的出生和教育背景,證明自己是出生名門正道,嚴守律法並且因而認為主耶穌的道是異端,因此到處追逼捉拿基督徒,及至在大馬士革主耶穌向他顯現和吩咐,並藉著亞拿尼亞轉達主對他的呼召,他就180度轉變成為為主耶穌火熱的信徒
    雖然如此,也不排除主耶穌差遣他到遠遠的地方去傳福音給外邦人也是重點,因為雖然只有5節經文,但其實是因為猶太人聽到這裏就已經喧嚷騷動以至保羅未能繼續說下去
    至於他為何不修飾一下避免觸怒猶太人,我相信是基於那時的保羅已經為道迫切,已將生死置諸度外,又因主耶穌對他說的一字一句他絕對不能刪改和抹去,他要切切實實地為主作見證,同時更要指出神的恩典為何臨到外邦人,其實主要原因就是猶太人自己的心硬不信,對神背信棄義拒絕主耶穌;相反外邦人因著信徒的熱心傳道,又透過行神蹟醫治趕鬼去證明主耶穌的道是真確的,外邦人就大多以柔軟的心接受福音並且認真去查考和了解真理,又把這愛神愛人的道在生活認真實踐出來,使各處外邦人教會大大興旺

    回覆刪除
  3. 保羅既然是為主作見證,就要將實情都說出來,而不是節錄或避重就輕。他堅持這樣做,因為是為主作見證,重點並非民眾會否憤怒,而是將主希望他說的話,都說出來。
    (Bon 的疑問:為何主的話需要透過人宣講?不直接宣講?)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歷史上,神按著各人的內心揀選小部分人直接向他們顯現和宣講神的心意,並托付他們忠心地向群眾傳揚(如摩西、歷代先知、保羅....)因為神要用人作祂的作器皿,承載他豐盛的榮耀,正如保羅說神揀選他這罪人中的罪魁,是要給後來的世代顯明他的恩慈. 另外神渴慕在人間找到知己,尋求他的心意和他有份同工,以致他所寶貴的人,將來得榮耀的獎賞,他要用軟弱的人,勝過以前轄制人的魔鬼,使仇敵閉口無言.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