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保羅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腓力斯甚覺恐懼,說:「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 (徒 24:25) 保羅每次講道著重的內容都不同,他對腓力斯為什麼強調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 聖經怎樣談論到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
保羅針對腓力斯談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腓力斯王支吾以對,甚至恐懼起來,讓我們感覺不知道是誰在審判誰。
腓力斯是貪愛錢財,遇上賙濟窮人的保羅,一個卻是討百姓喜悅的人,一個是討神喜悅的人
腓力斯不公義:
(1) 貪愛金錢,扭曲判決。
(2) 討人的喜歡, 貪圖人的掌聲,
(3)性情殘暴
腓力斯缺乏節制:
(1) 他已很富有,仍然不節制地需索金錢。
(2) 他的妻子猶太女子土西拉是亞基帕一世的第三幼女,她十四歲時嫁給伊瑪色王,腓力斯惑於她的美色,僱了一個行邪術的人,勸他離去丈夫,而嫁給腓利斯,腓力斯王便休了第二任妻子再另娶她,可見他在情慾方面也缺乏節制。
保羅最後指出腓力斯將來要面對審判,使有權柄的他懼怕。
腓力斯很瞭解猶太宗教。而且他很熟悉耶穌基督跟隨者的方式,因為他妻子是猶太人。儘管他很瞭解這些,但他顯然不跟隨神。
腓力斯制止了保羅的見證和教導,他害怕真理,他只希望維持原狀有權柄富有和安舒的生活。他不在乎公義,他真正想要的是賄賂,只要他把保羅關在牢裡,就能使那些指控他的人高興。
保羅先先強調公義是針對腓力斯說的,旨在提醒他身為羅馬的官員,要在社會上維持法律和公義,不能偏頗。保羅再強調節制,目的是提醒腓力斯在羅馬政府的統治中要保持節制的價值觀,或許是由於腓力斯的貪婪慾望和野心的本性,所以被保羅就預先講出他的心思意念。至於將來的審判就是給腓力斯一個信息,所有人都要面對『末世神的審判』,所以他就要負責今天所做的一切決定,那麼腓力斯就會更加小心去面對保羅的案件。保羅講道是要引起腓力斯的不安,因為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這三樣事件,腓力斯都會有好大機會觸犯的,而他便會更擔心面對神審判的害怕。
回覆刪除聖經中教導人們要遵守公義(馬太福音5:6):『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神是會眷顧尋求公義的人。聖經中教導人們要節制,即時自律(加拉太書5:22-23):『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神是會鼓勵人們去結出聖靈的果子。聖經中有提到將來的審判,即是審判日(啟示錄20:12):『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都展開了,並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每個人都會被審判,按照今生在世上所做的一切事來判斷的。
因為腓力斯是有權的在位者,所以保羅特別提到公義,好讓當權者可以公平對待民眾,以律法和公義審判。
回覆刪除至於節制 - 羅馬政府對人民苛刻(賦稅太重),所以保羅也特別強調。
耶穌說節制是聖靈的果子之一。
將來的審判由神而作。
至於公義:馬太福音提到:要先求神的國和義。
因為他是羅馬的巡撫是高官是人民的審判官,應該是本著公平公正公義正義去審案和裁判;節制是他雖然是高官有權力判罪,但不可灠權也不可貪圖利益受賄賂;至於將來的審判就是他要為自己所作的所有裁判負責向神交代,要知道他的權力是來自神,所以若他有審判不公荀私謀利,就一定受到神的懲罰,所以他是因著自己過去嘅作為而懼怕
回覆刪除聖經所指的公義是不怕強權不因人的貧苦弱勢,都要依法給予他們公正的審判,但有時法律不外人情,都要看當事人的背景犯案原因各樣情況,作仁義合適裁決;至於節制是對自己各方面的行為約制,不可隨個人喜好情感發洩或私人恩怨而影響判決;將來的審判就是無論何人是富貴或貧窮,是掌權或高官都一樣要到神的審判台前交帳,依從神的要求遵行神的旨意就得神喜悅,反之就必受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