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過了些日子,亞基帕王和百妮基氏來到凱撒利亞,問非斯都安。(徒 25:13) 誰是阿基帕王和百妮基氏? 為何他們會審問保羅?

亞基帕王是亞基帕二世,是大希律的曾孫,他父親希律亞基帕一世(徒12:1,23)因驕傲被蟲咬死後,他便受羅馬皇帝冊封為加利利和庇哩亞的王,是希律王朝的最後一代王。猶太人AD70年背叛羅馬時,他力勸無效,猶大結果徹底傾亡,他因仍效忠於羅馬,可任城中官吏,於AD99年死於羅馬

百尼基氏和前任巡撫腓力斯的妻子土西拉,均為亞基帕王的姊妹。她初嫁其叔父,後改嫁與胞兄亞基帕二世,後來又嫁與西西里王多利買,不久離婚,仍歸亞基帕二世,最後又與羅馬将帥韋斯巴先及提多父子二人行暗昧之事,極為淫亂

亞基帕王有權委派猶太人的大祭司,並負責保管大祭司一年一度在大贖罪日所穿的大禮服,

亞基帕和百妮基大張威勢,同着眾千夫長和城裏的尊貴人進了公廳審問保羅,顯示他的權柄和威嚴

亞基帕王對猶太人的信仰有一定的認識,並早已聽聞這猶太人新興的信仰影響力頗大,因此他願意透過審問保羅進一步了解.參與提審保羅案件,正應驗主對亞拿尼亞說的話:『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君王…面前,宣揚我的名』(徒9:15)。

非斯都據情以告亞基帕王,並使王聽訟,以便他把保羅解往羅馬時有所陳奏

王熟悉猶太人的規矩和他們的辯論。(徒 26:3) 

王也曉得這些事,所以我向王放膽直言,我深信這些事沒有一件向王隱藏的。(徒26:26) 

亞基帕王啊,你信先知嗎?我知道你是信的 (徒26:27)

亞基帕對保羅說:「你想少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啊!」(徒 26:28)

留言

  1. 資料來源: Glorypress.com
    亞基帕--意由艱難而生,他是大希律王的曾孫,希律亞基帕一世之子希律亞基帕二世,他父親於主後四十二年去世時,他在羅馬,年方十七歲,羅馬皇帝革老丟於主後五十三年,派他為腓力及呂撒聶分封地土之統制者,有王的稱號(路三1),他住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城,當非斯都在此城審訊保羅時,他與百尼基並坐而旁聽,(徒廿五13-廿六32),後來猶太人在主後七十年叛離羅馬時,他力加勸阻,但猶太人不聽,結果亡國,他因仍效忠於羅馬國,而受到皇帝之恩賞,任城中官吏,後死於羅馬,時在主後九十九年。
    百尼基--意係引人入勝,得勝的,是希律亞基帕第一的長女,是一個品德敗壞的,非常無 恥的女子(徒廿五13-23;廿六30)。按照歷史所記,她初嫁其叔父,後改嫁與胞兄亞基帕二世,曾與亞氏大張威勢而來,同在該撒利亞聽保羅之申訴(徒廿五23),後來又嫁與西西里王多利買,不久復與離婚,仍歸亞基帕二世,最後又與羅馬大帥韋斯巴先及提多父子二人行暗昧之事,希律淫亂之家風於此可見一般矣。
    根據資料亞基柏是羅馬的分封王又住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城(=凱撒利亞附近?),可能他聽聞猶太人告保羅的事又因非斯都新上任,所以就過來問他安順道了解案情,他雖然有王的稱號但都是受羅馬管轄,故此他向非斯都問安,而非斯都亦尊重他是分封王的身份向他請教該如何辦理保羅的案件

    回覆刪除
  2. 『亞基帕王』即是亞基帕二世,是大希律的曾孫,在他父親希律亞基帕一世死後,受羅馬皇帝冊封為加利利和庇哩亞的王,是希律王朝的最後一代王,他也是一個著名的猶太教問題專家,還有權委派猶太人的大祭司,負責保管大祭司一年一度在大贖罪日所穿的大禮服,因此,有時他被稱為『猶太教會的世俗首長』
    『百尼基氏』和前任巡撫腓力斯的妻子『土西拉』,均為亞基帕王的姊妹,據說百尼基氏先嫁給叔叔,在丈夫死後回娘家與兄長同住,引起謠言,說他們兩人有亂倫的曖昧關係,所以在歷史上因其複雜的家庭關係和個人生活而聞名。
    至於為何要他們審問保羅,一來非斯都希望得到有關指控保羅的案情建議(因亞基帕王是專家),其次是因為亞基帕王是著名的猶太教問題專家,但非斯都就不是,他根本無能力去掌握整個案情,所以非斯都係想先了解保羅這個案情的具體資料,繼而可以利用亞基帕王所審問得出來的資料去呈報給該撒皇帝,亦是因為保羅要求上訴而非斯都需要預備資料。

    回覆刪除
  3. 他們是旁聽吧?他們審問保羅,因為保羅卻訴請非斯都留他﹐等待皇帝審斷;
    Google 結果。
    亞基帕--意由艱難而生,他是大希律王的曾孫。他住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城,當非斯都在此城審訊保羅時,他與百尼基並坐而旁聽,(徒廿五13-廿六32),後來猶太人在主後七十年叛離羅馬時,他力加勸阻,但猶太人不聽,結果亡國,他因仍效忠於羅馬國,而受到皇帝之恩賞,任城中官吏,後死於羅馬,時在主後九十九年。

    百尼基--意係引人入勝,得勝的,是希律亞基帕第一的長女,是一個品德敗壞的,非常無 恥的女子(徒廿五13-23;廿六30)。按照歷史所記,她初嫁其叔父,後改嫁與胞兄亞基帕二世,曾與亞氏大張威勢而來,同在該撒利亞聽保羅之申訴(徒廿五23),後來又嫁與西西里王多利買,不久復與離婚,仍歸亞基帕二世,最後又與羅馬大帥韋斯巴先及提多父子二人行暗昧之事,希律淫亂之家風於此可見一般矣。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