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這應許,我們十二個支派,晝夜切切地事奉神,都指望得着。王啊,我被猶太人控告,就是因這指望。(徒26:7) 猶太人的指望和希望得著的應許是什麼?

指望神向我們祖宗所應許的:

這應許是由神給亞伯拉罕開始的:

1)土地的應許 ( 創 12:1)
以色列恢復擁有土地 ( 結20:33-37 , 40-42;36:1 — 37:28) 。

2)後裔的應許 ( 創 12: 2) 
以色列成為大國,復興以色列國,為萬國之首

3)祝福和救贖的應許 ( 創 12:3)祝福還與救贖有關 (寬恕罪惡、洗罪泉源。( 耶 31:34、亞13:1)
通過以色列人來祝福列國
彌賽亞的應許,成為外邦人的光
以色列將悔改得神的寬恕 ( 亞12:10-14) 

關於彌賽亞的預言: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他必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在他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耶23:5—6)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創 49: 10)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 9: 6-7)

現在他說: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賽 49: 6 )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賽 61: 1-2)

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 2: 7)

關於復活的盼望:

睡在塵埃中的,必有多人復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遠被憎惡的。(但12:2)

死人要復活,屍首要興起。睡在塵埃的啊,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來。(賽26:19)

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詩49:15)

你是叫我們多經歷重大急難的,必使我們復活,從地的深處救上來(詩71:20)

保羅也一樣盼望死人復活(徒23:6,24:15),因信彌賽亞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得蒙赦罪,使一切成聖的人得基業。

照舊約應許,彌賽亞必須受害,並且死裏復活,吞滅死亡,以致信祂的人也可以復活。

新約的盼望更明顯和完全指到:
盼望神的榮耀(羅5:2)
盼望所得的義(加5:5)
聖徒中得的基業何等豐盛的榮耀(弗1:18)
基督在心中成了榮耀的盼望(西1:27)
得救的盼望(帖前5:8)
福音的盼望:得著基督的榮光(帖後2:14)
永生的盼望(多1:2)
成為後嗣(多3:7)
像耶穌(约壹2:3)

留言

  1. 猶太人的指望和希望的應許是彌賽亞的降臨和復興以色列國,因為舊約時期有預言彌賽亞必會降臨拯救以色列人(以賽亞書9:6-7):『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彰顯神的國度,而猶太人是神的子民,是會得著榮耀和尊貴的地位,另外,彌賽亞是會拯救他們脫離外邦人的統治兼可以復國,他們祈望彌賽亞會以君臨天下之勢來臨,到時猶太人就可以得享自由。最後猶太人亦相信他們是可以得享永生,死後亦可復活,可以與神同住。

    回覆刪除
  2. 根據舊約先知書的預言,猶太人的指望就是神應許彌賽亞的出現,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外邦人的統治並帶領他們復興以色列國,又得著神的愛和祝福,耶和華上帝永遠同在保護他們直至永恆的國度

    回覆刪除
  3. 指望君王降臨,應許猶太人得救.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