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主揀選保羅成為祂的器皿,若為這位搞亂天下的宣教士寫自傳,請嘗試扼要地分享你對保羅的認識,他的背景、生平、宣教行蹤的時段(timeline)和涉及的範圍,耶穌/主的使者總共幾多次向他顯現和說話?


保羅是便雅憫希伯來人中的希伯來人,生於基利家省首府大數商業大城,東西文化交流學術中心,熟悉希臘哲學和文化, 羅馬公民, 可手織帳棚技藝謀生,供給自己和同人需要, 法利賽人之子,在被尊重為“拉比中的拉比”之迦馬列門下受嚴緊的拉比訓練,十分熱心四處迫害信徒, 蒙召後在亞洲歐洲週遊傳道30餘年,約64歲殉道。在小亞細亞、加拉太省、馬其頓省、希臘、意大利、羅馬各大城市建立許多教會,

约AD35 年保羅在大馬色路上蒙主顯現,一生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徒26:19), 他信主後沒有隨即上耶路撒冷去找其他使徒,而是獨自退到阿拉伯的曠野,得神的啟示,(加1:17,18)3年後回到大馬士革,勇敢傳揚耶穌的福音,猶太人便想殺他, 其後再到耶路撒冷見彼得和雅各,之後在大數事奉主

約AD43年,巴拿巴到大數請他來協助安提阿聖工,後來就在安提阿蒙聖靈差遣,與巴拿巴一起出外宣教,馬可跟隨作助手

第一次宣教(徒13:1-14:28)(約在AD46-48年)是受聖靈的差遣,到居比路和加拉太地方。

所經地方:敘利亞(安提阿,西流基)、塞浦路斯(撒拉米,帕弗)、旁非利亞(亞大利,別加)和加拉太南部一帶,包括彼西底(安提阿)、呂高尼(以哥念,路司得,特庇)

猶太地區發生饑荒,保羅和巴拿巴到耶路撒冷分享外邦教會捐款

第二次宣教旅程(徒15:36-18:22)(約AD49-52年)

宣教隊伍分為兩隊:

巴拿巴帶著馬可到塞浦路斯

保羅和西拉的福音策略是建立同工團隊,各盡其職,走遍敘利亞、基利家,來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此提摩太加入團隊,經過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所定的條規交給門徒遵守,堅固眾教會。在亞西亞省(希臘)和馬其頓省建立教會。

保羅從東方來,原打算往南到亞西亞省的首府以弗所,但聖靈禁止,耶穌的靈也不許他往北黑海方向到比推尼,保羅只好往西,直走到海邊的特羅亞,見馬其頓人異象,福音便傳到歐洲,到希臘文化的中心,進到完全異文化的外邦人中。

保羅到馬其頓的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領人歸主,建立教會。但因猶太人的破壞,保羅被迫離開,但留下同工作牧養和教導的工作。

保羅在雅典宣教, 被人譏笑,離開雅典後便停在哥林多一年半建立教會,哥林多教會在各樣的恩賜上有長進(林前1:4-7)。

第三次宣教旅程(18:23-21:17)(約AD53-57年)

所經地方:敘利亞(安提阿)、加拉太、弗呂家、呂底亞(以弗所)、馬其頓、亞該亞(哥林多?)、馬其頓(腓立比)、特羅亞、亞朔、米推利尼、基阿、撒摩、米利都、哥士、羅底、呂家(帕大喇)、敘利亞(推羅,多利買)、凱撒利亞、耶路撒冷。

保羅這次到以弗所,聖靈不再禁止,第三次宣教策略集中以以弗所作宣教基地, 有兩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亞細亞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都聽見主的道。(徒19:10)

挨次經過加拉太和弗呂家地方,堅固眾門徒。(徒18:23)

以弗所銀匠煽動群眾反對保羅,保羅就走遍往馬其頓一帶地方,用許多話勸勉門徒,然後到希臘住了三個月,再從馬其頓回去到亞細亞,之後到特羅亞、米推利尼、米利都、趕往耶路撒冷。
(徒20:1-5,14-16)

他在耶路撒冷作證說:“主向我說,你去罷,我要差你遠遠的往外邦人那裏去”(徒22:21)

在耶路撒冷引致騷動,先後在凱撒利亞囚禁兩年、赴羅馬的行程(徒27:1-28:31)(約AD61-62年)在羅馬被軟禁兩年, 被釋放後相傳很快便進行第四次旅行佈道,並到了西班牙與大不列顛島,最後又被囚羅馬監獄,約於AD67年,羅馬皇帝尼祿在位時殉道。

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的根基上,就如經上所記: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羅15:20,21)。

“盼望從你們那裏(羅馬)經過……往西班牙(羅15:24,28)。

“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羅1:14)。

保羅提及有些親屬與他同工,反映出他的宣教策略。他利用親屬關係在帖撒羅尼迦及庇哩亞進行福音事工,在他們歸信之後,接納他們成為宣教同工,或使用他們的家作為會眾聚集的家庭教會

集中他的力量在當時四個最著名和有盼望的省份:加拉太、亞細亞、馬其頓和亞該亞。

安提阿在羅馬帝國中僅次於羅馬與亞力山大城而列為第三大城。各不同的民族聚居該城,是東方與西文商業的交易中心。

羅馬的殖民地,如腓立此;有些是繁忙的商業中心,如帖撒羅尼迦。除了腓立比外,其他各城市都有不少猶太人。雅典是文化中心,以弗所是羅馬帝國的宗教中心。

工作的原則「先是猶太人」(羅一16)。他每到一城,總先找會堂。

最少他五次訪問耶路撒冷,每次都與那裡的領袖有所商議。


使徒行傳中有八次主或透過其使者向保羅顯現。

第一次,在大馬色路上,主向保羅顯現,帶領他從不信到信主。

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徒 9:5)

我說:『主啊,我當做甚麼?』主說:『起來,進大馬士革去,在那裏,要將所派你做的一切事告訴你。』 (徒 22:10)

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 (徒9:15)

第二次,之後回耶路撒冷,主向保羅顯現:

『你趕緊地離開耶路撒冷,不可遲延;因你為我作的見證,這裏的人必不領受,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裏去。』 (徒 22:18 ,21)

第三次,在安提阿差遣保羅出外去宣教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 (徒 13:2)

第四次,在特羅亞,保羅見馬其頓人異象進入歐洲。

「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以為神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裏的人聽」。(徒 16:10)

第五次,在哥林多保羅非常沮喪,神安慰他。

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徒18:9)

第六次,啟示保羅將在耶路撒冷被捆綁

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裏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 (徒20:23)

「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裏。」 (徒 21:11)

第七次,保羅在耶路撒冷監牢,主安慰他說:

「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徒23:11)

第八次,保羅在船上,遇到大風暴,主站在他旁邊。

「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並且神已把安全賜給與你同船的人了。」(徒27:24)

留言

  1. 保羅原名掃羅,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在迦瑪列門下按著猶太人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同時也是羅馬公民,在當時來說是有相當的地位的。他也是一位法利賽人,曾熱心迫害信奉耶穌基督的人,置他們於死地,無論男女都捆綁,關在監裏。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到強光的異象導致短暫失明,並聽到了耶穌基督的聲音指示,之後被亞拿尼亞醫治恢復視覺,並接受施洗,從此便跟從耶穌基督,而這次的經歷便成為了保羅事奉基督並傳揚福音的開始,他成為基督徒後改變名字為保羅。
    保羅有3次旅行宣教:
    第1次(約公元45-49年)-保羅和巴拿巴蒙聖靈差遣,從安提阿出發,進行了他的第一次宣教旅程,走訪各地(西流基,塞浦路斯,撒拉米,帕弗,彼西底,旁非利亞,別加,亞大利 ....)的猶太會堂和外邦人社區(使徒行傳13-14章)
    第2次(約公元50-54年)-保羅和西拉,提摩太第二次宣教之旅,行走於亞細亞和歐洲地區(弗呂家,加拉太,特羅亞,馬其頓,尼亞坡里,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歌林多 ....),建立教會,寫信給哥林多等地的信徒(使徒行傳16-18章)
    第3次(約公元54-58年)-保羅第三次的宣教之旅,走歷了以弗所,哥林多等地,並在這段時期寫信給羅馬教會(使徒行傳18-21章)最後保羅回到耶路撒冷之後被捕審判,而因為保羅希望可以到羅馬跟猶太人傳福音,所以就決定上訴,最後他展轉地坐船被押送到羅馬,所以他就可以傳道給當地的猶太人了,而保羅在囚期間寫了很多書信和在獄中去傳揚福音,計有『羅馬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提摩太前書,後書,哥林多前書,後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後書,加拉太書,腓利門書及提多書』。
    耶穌/主的使者總共有3次向保羅顯現和說話:
    (1)在大馬士革的路上,耶穌向他顯現,有強光照射令他失明,之後耶穌用聲音給他異象,改變了他的生命,從此跟從耶穌傳播福音(9:1-19)
    (2)在以弗所宣教的時候,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沉默,並鼓勵他繼續傳揚福音,會保護他免受危險(18:9-10)
    (3)在耶路撒冷被囚期間,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即是保證了他必定會被帶到羅馬,亦必定可以完成為主耶穌基督作見證(23:11)
    對保羅的認識:
    保羅是是一個既堅強又勇敢的時代偉人,他成就了耶穌基督給他的大使命,去普天之下傳福音,令到千千萬萬的外邦人可享得救福音的機會,我們都是外邦人,如果沒有保羅當日的工作,我們今天就是一群沒有得救的罪人了,所以感謝主改變了他。他在羅馬政權的年代是一個律法師,也是法利賽人,得高望重,相當有地位,可以享受榮華富貴,而信主之後他就是多波多折的受苦,先被猶太人追殺,後有羅馬兵丁拘捕虐打,但保羅仍絕不後悔堅持相信主耶穌基督,並跟從他的吩咐去廣傳福音,就算遇到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亦不能欄阻他的決心,他信心之大,非一般人能及。最後他情願選擇為主殉道亦要上訴至羅馬,明知會有去無回頭,仍然坦言面對,為的也是傳主的道,此外,他還可以在被囚期間繼續傳福音,寫書信給各地教會,這種自我犧牲及毅力堅持的精神態度,實在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

    回覆刪除
  2. 保羅原是猶太人,生來是羅馬公民,生在基利家的大數,在耶路撒冷長大,在迦瑪列門下按著我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

    使徒行傳‬ ‭9:4‭-‬5‬ ‭RCUV‬
    [4] 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迫害我?」 [5] 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

    ‭‭使徒行傳‬ ‭18:9‭-‬10‬ ‭RCUV‬‬
    [9] 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沉默, [10] 有我與你同在,沒有人會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裏有許多屬我的人。」

    使徒行傳‬ ‭23:11‬ ‭RCUV‬‬
    [11] 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

    ‭‭使徒行傳‬ ‭27:23‭-‬24‬ ‭RCUV‬‬
    [23] 因為昨夜,我所屬所事奉的上帝的使者站在我旁邊, [24] 說:『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並且上帝已把安全賜給與你同船的人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