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 (徒 4:36) 你對巴拿巴的認識有多少,為何神會在聖經記念他?

巴拿巴是利未支派的人,生在塞浦路斯,因此熟習猶太和外邦的文化。

(1) 徹底奉獻的人:

他賣了田地奉獻給教會(徒4∶37)。

(2) 常勸慰鼓勵人(徒4∶36),成全了保羅和馬可。

保羅悔改前極力逼迫基督徒,耶路撒冷門徒都怕他,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他去見使徒 (徒9∶26—28)。

其後耶路撒冷教會差派巴拿巴去安提阿幫助說希臘話的初信。他知道保羅在大數熱心, 也可能記起保羅信主時,亞拿尼亞見到的異象 -- 保羅乃「蒙揀選的器皿,向眾國族傳揚主的名」(徒9:15),便走了二百公里路去找保羅來安提阿幫手,一起教訓許多人,堅固主的教會 (徒11∶25—26)。

在第二次外出佈道時,巴拿巴有意仍帶馬可同去。但是保羅認爲第一次佈道時,馬可半途離開,覺得不應再帶他去,二人竟因此分手而各自傳道 (徒15∶36—41)。後來在巴拿巴的幫助下,馬可長進了,成了彼得親密的助手(彼前5∶13),並對保羅晚年的工作有益(提後4∶11)。

(3) 他被稱為使徒 (徒14∶14),安提阿教會分派他和保羅外出傳道 (徒13∶1—14∶28)。他大有信心,熱心傳道,不辭勞苦,和保羅一起建立許多外邦教會 (徒11∶19—24)。

(4) 愛心的賙濟:

當天下饑荒時,安提阿教會定意捐錢,託巴拿巴和保羅送到耶路撒冷供給信徒 (徒11∶28—30)。

(5) 溫柔謙卑:

起初保羅是由巴拿巴帶領的,聖經提到他們為「巴拿巴和保羅」(徒11∶30;徒12∶25;徒13∶2,7)。但其後改為「保羅和巴拿巴」(徒13∶43,46,50;徒15∶2,22,35),巴拿巴甘願退出領首的位置。

當被保羅公開責備彼得和他違背福音的真理,巴拿巴能謙卑地接受指正 (加2∶11—14),(因當耶路撒冷的弟兄來到,他隨從彼得與外邦人分席而坐。)

(6) 願意透過溝通協商解決問題:

巴拿巴、保羅參與耶路撒冷會議,尋求母會的支持,解決紛岐和問題,取得議決外邦信徒人不須守割禮和許多規條。(徒15∶1—35)。

留言

  1. 不認識,剛剛Wiki, 知道他和使徒保羅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的傳教行程。另外,是基督教會剛成立,有些學者認為巴拿巴是耶穌的一個早期門徒。而巴拿巴富有兼慷慨解囊。另外,他來自塞浦路斯,習慣跟外邦人來往,也和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6%8B%BF%E5%B7%B4

    回覆刪除
  2. 根據第四章末後的描述巴拿巴也變賣田産,將銀價都放在使徒面前,相信巴拿巴都是富有的人,而且是虔誠的基督徒,又根據使徒行傳後期的記載他常與使徒保羅一同到外邦人的各處地方傳福音,是保羅宣教上的好拍檔
    還有保羅在大馬士革遇見主耶穌的顯現後,悔改歸主並放膽傳揚主的福音,之後在耶路撒冷想與其他使徒交往時卻遭到排擠,當時只有巴拿巴願意接待他,可見巴拿巴是一位有智慧又善解人意、良善有愛和敏銳主心意的信徒

    回覆刪除
  3. 巴拿巴是一個慷慨的人,(使徒行傳4:37‬)「他有田地,也賣了,把錢拿來,放在使徒腳前」他將財產化為公用,為的是要推動神家工作。另外,他又信任保羅,在保羅初次歸信基督之後,其他門徒都對他感到懷疑,只有巴拿巴相信他的改變,並引導他進入教會(使徒行傳‬ ‭9:27‬)「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之後巴拿巴更一同與保羅展開宣教旅程,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訪問了多處地方,建立了外幫人信仰的基礎。神在聖經中記念他是因為他在推動傳講福音事上忠心及熱誠,更有慷慨的奉獻,樹立了作為基督徒的良好榜樣,是基督教會的一個重要人物。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