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連男帶女就受了洗。 (徒8:12)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甚麼妨礙呢?」(有古卷加:37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徒8:36)初期教會的信徒都是很快信了主便盡快受洗,為何現在的教會通常要等完成基礎課程及觀察其後才安排受洗?為何信徒要受洗?
早期人選擇做基督徒,是冒逼迫的風險,監禁甚至死亡,因此信耶穌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認真和清楚信仰的才會接受耶穌為主。
現今世代,許多人不太清楚福音和悔改的要求,返教會只當是一個社交和精神寄託,不用付錢買過永恆的保險,並且有些更甚,為著買賣、層壓式營銷、關係網絡、免費諮詢和關懷而返教會,半推半就不清不楚便受了洗,有些更為著子女報讀教會學校加分,另一半擬作配偶是基督徒要行教堂儀式,或離世時可用優惠價購買基督教聯會的墳地....卻從不肯負代價跟從主,生命沒有半點的轉化,所以現今許多教會都要求信徒要認真追求認識信仰,完成基礎信仰班才可以受洗,也可避免一時感情上的衝動而受洗。
但是嚴格來說,只要清楚悔改信耶穌和立志跟從主就可以即時受洗,正如許多臨死前剛決志的人也可以領洗一樣。
既然已經真心信主,又肯付代價跟從主和明白受浸真理,便應該盡快受浸,以致更加蒙主祝福。
我急忙遵行你的命令並不遲疑
(詩119:60)
耶穌的大使命次序是: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主所教導的都教訓他們遵守,便能得到主特別的同在,直到世界的沒了。
次序反而是使人立志作門徒後便是施洗,先於教導各樣主的教訓。
受洗的意義:
(1) 受洗是為著遵行耶穌的命令, 行主的吩咐便必蒙福
耶穌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8)
(2) 公開見證自己是歸入主名下跟從主、屬於主的人
受洗不是得救的先決條件,(和耶穌一起釘十字架的強盗沒有受洗也能和主在樂園中)。受洗指示一個公開見證,罪人在神在靈界面前見證自己已經悔改,接受耶穌為生命的主宰和救主,立志一生跟從主到底,作主的門徒,自己是屬於主的人,已經歸入他的名下。
(3) 表明已經與主同釘十字架、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
罪身已經與主在十字架上一同滅絕,就是已過,一切罪惡都埋葬了,現在是新造的人,活著的不再是舊時的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與我們同活,一個一動有新生的樣式。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6:3-4)
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羅6:6)
(4) 披帶基督,生命彰顯主,活出新生的樣式
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3:27)
初期教會的信徒很快信了耶穌基督便盡快受洗,與現今教會的安排有所不同,可能係因為當時的人對於信仰追求比較熱切及強烈,會想第一時間就可以獲得救贖,另外人們多少都有聽聞耶穌基督在世上傳福音的事跡,而發生亦不是太久遠,所以就較容易接受及較快去受洗跟從耶穌基督。而現今的教會距離耶穌基督的事跡時間上已經很遠,所以就會要求信徒要有充份準備去接受相信主耶穌基督,好好準備過重新的生命,屬靈的生活,所以要受洗之前要完成基礎課程及觀察,另外也可以察看信徒的誠意,並非一時衝動的決定。至於信徒要受洗是要在眾人面前作見證,誠心悔改跟從耶穌基督,而水禮也是一個象徵意義,代表一切的罪都被洗去,可以重新做人,係新生命的開始,跟從耶穌基督得以進入天國。
回覆刪除有牧者說過信而受洗其實是不需任何時間觀察和等候的,現今教會的做法有以下原因:
回覆刪除行政管理需要
一般教會牧者少但信徒眾多,很難做到一對一去牧養觀察對方是否真正明白他所信的是什麼和他是否真心悔改
受洗者是否完全明白洗禮的意義
洗禮的原因是向眾人公開承認主是生命的救主,又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死在十架上三天後復活,同時願意加入教會成為肢體,彼此相愛事奉神和教會並各弟兄姊妹,願意遵從牧者藉著聖經真理的教導,把握機會傳福音為主作見證
太監當時很明顯已經對舊約和聖經(預言書)有一定的認識和掌握,否則不會坐車還在讀以賽亞書,並且請腓利解釋給他聽。所以,當時的人只要信耶穌是基督,就能受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