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着信心的程度說預言;(羅 12:6) 現今還有預言的恩賜嗎?有人對你表示他奉主的向你說預言,要你做XX或不做XX,如何分辦真假?


“預言”原文也可以譯作“先知講道/傳道”(林前13:2,8 & 14:22,帖前5:20,啟11:6)

就算靈恩派的領袖也認為今天的預言並不等同舊約先知和新約使徒寫聖經說話的權威,他們認為今天的預言是聖靈把神的意思放入人的意念,由此人說出來,但有時因為人的不完全、缺乏信心、不夠信靠或順服滲入了雜質便會有時所發的預言不絕對的準確。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 有傳福音的。 有牧師和教師(弗4:11)。 」而聖經教導信徒要追求更大的恩賜(林前12:31)。而「先知預言恩賜」則名列前茅「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位是使徒。 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 ……(林前12:28)。 」因此這些靈恩教會認為先知預言恩賜非常重要,並且要竭力追求。

虛假的「先知預言恩賜」對教會會造成很大的破壞,舊約也曾有許多假先知發假預言,現今異端教會的產生多與濫稱自己有先知預言恩賜有關,所謂先知預言恩賜成為迷惑人的工具。

神要啟示重要教義已全記在聖經中,今日的教會信徒沒有必要去追求先知預言恩賜,信徒最要緊的是認識聖經的真理。

在舊約聖經先知說預言前要先在神面前(藉著異像等)領受神的啟示,而後代替神說話,既神先有啟示,先知得到啟示並說話。先知”原意是“宣告或報告”,是神的“代言人”

舊約先知主要功能就是代替神說話、傳遞神信息的人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 」 (路16:16) 因此有人認為舊約的先知職分已經終止。透過新約我們看到,新約「先知」已經不是一個職分而是一種恩賜。「他所賜 的有使徒,有先知。 有傳福音的。 有牧師和教師。 (弗4:11)”,因此新約中(到施洗約翰為止)先知已經不存在了,新約中只存在有先知預言恩賜的人。

先知預言主要涉及以下四個面向:

(1)關於以色列家的事
(2)列國的未來和上帝的審判
(3)基督的來臨和再來
(4)關於未來某人、或未來某天會發生的事。 例如:亞迦布預言全地將有大饑荒(徒11:28)

因著聖經啟示的完全,今天先知預言的主要功用(代表神說話)已經不存在了,今天教會先知預言恩賜的人不可能是直接代表神說話的人,只可是(4)對未來事物的個人性預見。

在林前14:1“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原文作是說預言)” ,不是指代表神說話“先知預言恩賜”,而是解釋神話語的恩賜,是貝亮光啟發性,令人明白真理(教師恩賜則是有條理清楚把真理演繹出來) 。

即使有些「預言」應驗了,我們也不能斷定這是先知的預言,可能只是猜到的。

屬靈的恩賜並不是用來算卦未來的。

不要輕易接受別人的預言,

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 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約壹4:1)。 

所有神所啟示的話語,必有真理之原則,不能與聖經和神的屬性相違。

留言

  1. 現今是還有人會說預言的,但要相信嗎?似乎有困難,還要看看這位說預言的人的背景和內容,來說預言的人必須在生活中表現出有『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 5:22-23)』。首先他說的內容是否與聖經所教導的相同,如果是互相抵觸的話,這預言未必可信。其次是這預言是否給人正面的信息,能否激勵人們的信心,使人歸向神或會帶來神的旨意,如果這預言的效果是會引起恐慌或矛盾的話,就不足為信喇。我們還可以將預言與教會中的導師,傳道人,教會領袖或牧師等有經驗的人士相量和查證,這樣亦可以幫助了解預言的真確。當然,在處理預言真偽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祈禱去尋求神的指引,這樣才可以給我們開到心眼去辨別看清事實的真假。

    回覆刪除
  2. 我相信現今仍有人有說預言的恩賜,只是現今是科技時代,有這恩賜的人也難得到世人的信服
    若有人向我說預言,我首先會藉著禱告求問神這人是否他的用人和其預言的真偽,其次會向牧者及資深的弟兄姊妹請教,又同時思想他的話語是否基於/合乎聖經的真理和預言

    回覆刪除
  3. 我相信現今還有預言。有教會也會一同祈禱求印證。神如果想成就一件事,或讓更多人相信預言,會讓多些人有預言恩賜,或者光照並印證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