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也沒有上耶路撒冷去見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獨往阿拉伯去,後又回到大馬士革。(加 1:17) 為何保羅要獨往阿拉伯去?

保羅蒙神呼召,“…我就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也沒有上耶路撒冷去,見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唯獨往亞拉伯去。”這意思就是:他的蒙召與任何人無關,並無任何屬人的因素促使他改變心意,乃是復活的主親自向他顯現,呼召及向他啟示。

  “我就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就是沒有與屬血肉之軀的人商量,因他對於神的呼召已經十分清楚,所以無須再與人商量,免得別人誤會他之成為使徒,不是神自己選立,只不過因人的意思!

  “也沒有上耶路撒冷去,見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他不需先征求他們的同意,以獲取支持。保羅獲得使徒之職權和他們沒有關聯。保羅成為使徒,不是因耶路撒冷那些先作使徒的人,乃是神自己的選立。

  “唯獨往亞拉伯去,後又回到大馬色”,保羅蒙召後到了亞拉伯;但為何去亞拉伯,以及在亞拉伯作些甚麼,聖經沒有交代;但在亞拉伯的三年中他肯定會向耶稣祈祷和思考神的話,並領受神對福音和他人生使命的啟示。

有人認為亞拉伯特指西乃山,當初神向摩西顯現,賜下十誡聖言和律法的地方,所以保羅就在此尋求神的啟示,律法和福音如何協調,眾先知預言和基督釘十架復活升天的關聯,以色列人和教會的關係....

留言

  1. 我都想知。網上搜尋,這一篇好好看,可以參考.
    重點是(1) 保羅沒有去耶穌撒冷 (2) 他說明所傳的福音不是從別人領受,而是耶穌基督啟示來的 (3) 根據以利亞和舊約聖經,估計阿拉伯是指西奈山,之後回到大馬士革。所以他不是去阿拉伯傳福音,而是做一個熱心先知遇到難題會做的事 - 回到源頭去向神辭職,或者抱怨不能夠承擔所托etc。更詳盡的請看這個參考。

    https://seminary-students.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17.html

    回覆刪除
  2. 查考使徒行傳有提過保羅在大馬色路上與主相遇後,他認真反思自己過往所學的律法和以往自己所理解神的道,他獨自去阿拉伯在曠野獨自淨修,再思想主耶穌在世前對猶太人的辯論和教導及對律法的重新詮釋;並且希望在安靜嘅環境靜候主耶穌再向他啟示,希望重新整理自己再出發,傳揚主耶穌福音的真理,竭力為主作見證

    回覆刪除
  3. 保羅沒有去耶路撒泠而獨自去了阿拉伯可能是因為他要獨自去尋求神是旨意,啟迪神的信息可以對往後傳福音的工作更加完善及更有信心。因為保羅是主耶穌基督直接呼召的,所以他是十分清楚主的道及願意終身事奉主的,不需要去耶路撒冷與門徒確認。而「亞拉伯」是指包括大馬色到西乃曠野(律法的發源地)的廣闊地區,又名那巴天亞拉伯,保羅去亞拉伯,應該是為著與神獨處,在基督福音的亮光下,去省思及校正他的信心與生命。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