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 (羅15:19) 以利哩古是什麼地方?

“以利哩古”就是現今的南斯拉夫。保羅曾差遣提多到撻馬太去(參提後4:10),撻馬太(Dalmati)就是前南斯拉夫的西南部,靠近亞得裡亞海。

(註:自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共分裂出北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维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國)

這裏是同時文明比較落後及危險的地方、表示保羅宣教團隊甚至包括較為落後及危險的地方也不忽略、因為無論是文明人或化外人保羅都欠他們福音的債.

留言

  1. 「以利哩古」(LLvnicuM)是當時羅馬帝國的一省。古時的「以利哩古」佔地甚廣,包括今日的奧地利、匈牙利、阿爾巴利亞、羅馬尼亞、巴爾幹半島等地區。以利哩古人當時為半開化民族,好戰善騎,喜飲生血,及吃生肉。居山上者,時常侵擾馬其頓人,居海岸者,多為海盜。羅馬帝國征服以利哩古後,設置省份,並直屬帝國。保羅說由耶路撒冷直到「以利哩古」一語,可能指第三次布道的旅程,兩地相距約一千五百英哩。相信保羅是想描述「以利哩古」在當時是一個比較落後及有危險的地方,因為其民智還未開發。

    回覆刪除
  2. 相信保羅認為民智未開發的地方更加需要主耶穌基督的福音,特別他們在一切文明社會的知識都未足夠或根本未有接觸時,福音對他們就更重要,也大機會不會受其他國家地區及中西文化習俗所混亂他們的思緒

    回覆刪除
  3. 網上搜尋結果
    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約是今日的南斯拉夫的全境,及阿爾巴利亞的北部,和義大利隔亞得里亞海相對,東接班挪尼亞 及 Moesia,南接馬其頓,境內多山,沿海港灣林立,港口尤多,居民野蠻好鬥,主前四和三世紀間,經常騷擾馬其頓和羅馬等鄰邦,並專以海上打劫為業,被希臘人視為半開化之民族,野蠻而貪財,是所有人之公敵,羅馬帝國屢剿不清,直到主前 33 年為羅馬帝國所降伏,成為羅馬的一省。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