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又作受割禮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禮,並且按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未受割禮而信之蹤跡去行的人。(羅4:12) 亞伯拉罕之蹤跡是什麼?
亞伯拉罕本身並沒有義,可是亞伯拉罕信靠神,神就把亞伯拉罕這樣的信心,算為祂的義。
透過信靠神,亞伯拉罕成就了行為所不能達到的義。 他能成為義人,完全沒有因他行為的貢獻(未受割禮時他已經稱義),神要我們每個人都照著亞伯拉罕信心的腳蹤去行(他是我們的父、我們的榜樣)。 即是,這條信心的道路,是由神來主導,由神來為我們負責,我們只需信任和順服。
當初神怎樣因為亞伯拉罕對神的信心,就帶領他到‘稱義’的地步;如今, 亞伯拉罕因信神而為義的腳踪,也同樣為我們指出一個‘稱義’的方向。 只要我們像亞伯拉罕一樣相信神的應許和作為,接受神為我們設立的挽回祭(承認耶穌為代罪羔羊),這樣我們的罪必得赦免,在神面前稱為義。
亞伯拉罕未受割禮而信的蹤跡,就是他回應主的吩咐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吾珥往未知的地方去,他就順服憑信心踏出去;他離開哈蘭的時候是75歲,
回覆刪除創世記 12:5 RCUV
[5] 亞伯蘭帶著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以及他們在哈蘭積蓄的財物、獲得的人口,往迦南地去。他們就來到了迦南地。
之後那地遇著大饑荒就下到埃及去暫住,之後又回到迦南往伯特利去,因為他與姪兒羅得各自的財物甚多,那地容不下他們,於是他與羅得就在那地分離;
創世記 13:11-12 RCUV
[11] 於是羅得選擇了約旦河整個平原。羅得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開了。 [12] 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鎮,他漸漸遷移帳棚,直到所多瑪。
在哪地當四王攻打五王之後耶和華再向亞伯蘭顯現
創世記 15:4-7 RCUV
[4] 看哪,耶和華的話又臨到他,說:「這人不會繼承你,你本身所生的才會繼承你。」 [5] 於是耶和華帶他到外面,說:「你向天觀看,去數星星,你能數得清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6]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他為義。 [7] 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迦勒底的吾珥,為要把這地賜你為業。」
多阿伯蘭在迦南地住咗十年他的妻子殺來因為不給他生育就把自己的子女埃及人下格給他為設後來下格為他生下以實馬利,那時阿伯蘭86歲;當亞伯蘭99歲耶和華再向他顯現說:他要在神面前作完全人就會賜福給他和他的後裔,從此他要改名亞伯拉罕,又使他作多國的父,並把他寄居的迦南全地賜給他和他的後裔永遠為業,耶和華也要作他們的神,並與亞伯拉罕立約,定下割禮為記號
RCUV創17:23 在那一天,亞伯拉罕遵照上帝所說的,給他的兒子以實瑪利和家裏所有的男丁,無論是在家裏生的,或是用銀子買來的,都行了割禮。 創17:24 亞伯拉罕受割禮時,年九十九歲。 創17:25 他兒子以實瑪利受割禮時,年十三歲。
首先,亞伯拉罕被視為猶太人的始祖,神與他立約被應許生養衆多,他以信心堅定最為人所知,一生定意要遵從神的旨意,即使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他還是會去,這種對神的信心和順從是他的蹤跡的其中一部份。還有他極之相信神的應許,即使在生育子嗣方面看似無乜可能,但因有神應許他必成眾多國家的父親,而亞伯拉罕堅定相信這個應許也是他對神的信心的另一個蹤跡。總之亞伯拉罕對神的順服和信任的態度已充分見證到他的蹤跡。
回覆刪除亞伯拉罕在神未跟祂立約以先,就已經信了神,信祂的應許,信祂能將死人復活。神叫做乜就做。
回覆刪除外邦人未受割禮以先,也能這樣做,繼而因信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