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因為經上記着:不懷孕、不生養的,你要歡樂;未曾經過產難的,你要高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加 4:27) 保羅為甚麼要引述這節聖經?為何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
"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們的母”,“我們”指保羅與一切基督徒,保羅將“在上的耶路撒冷”當作“撒拉”,將基督徒當撒拉所生的“以撒”。因撒拉在這裏是代表應許的約,而基督徒是憑神的應許得重生(約3:15-16),又靠這應許之約中的基督而得生的(加3:14、16、22、24-26)。所以在新約恩典下得生的基督徒,也可算是應許之約所生的兒子。“新約”與舊約時代的“應許之約”實際上性質相通,都是憑恩典得着的。
"不懷孕不生養的,妳要歡樂;未曾經過產難的,妳要高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為甚麼“在上的耶路撒冷”(亦即新天地中之新耶路撒冷)會成為我們的母?它既不是人,怎會生育兒女呢?因為這正應驗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換言之,神也早已藉先知以賽亞預言那些在憑神的恩典和應許之約下得生的人,也就是天上新耶路撒冷的兒女。這樣,那不會生育也沒有丈夫的“城”,豈不是比一般有丈夫的婦人有更多兒女麼?
另一方面,“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也可指撒拉說。因為撒拉雖有丈夫,卻已老邁不能生育,與沒有丈夫的婦人情況相似;但她卻因神的恩典得着所應許的兒子。憑信心跟隨亞伯拉罕之蹤跡去行的人,既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羅4:11-12、16)。當然也是撒拉的兒女,是撒拉所預表的應許之約的兒女了!
保羅引述這段經文,目的是要形容神的應許和慈愛,內容是比喻以色列就像一個沒有丈夫的婦人,不懷孕,不生養,但因為有著神的祝福及恩典,所以就能夠生養兒女眾多,她的後裔比起有丈夫的兒女更加之多,剛好用來形容加拉太教會當時的信仰情況,就像一個不懷孕,不生育的婦人,但因為有著神的祝福,以至後裔繁多。
回覆刪除(加拉太書4:24-26)『24這是比方:那兩個婦人就是兩個約;一個婦人是出於西奈山,生子為奴,就是夏甲。25這夏甲是指著阿拉伯的西奈山有古卷是「因為西奈山是指著阿拉伯的一座山」。與現在的耶路撒冷同類,因為耶路撒冷和她的兒女都是為奴的。26但另一婦人就是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由的,她是我們的母親。』
夏甲(出於西奈山)一方代表是舊約,屬遵行律法主義的猶太教規條,以為靠律法和行為就可以得救。
撒拉(在上的耶路撒冷)一方代表新約,是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救主,願意跟從祂並學效祂的模樣及生命,因信稱義而得救。因為『在上的耶路撒冷』是代表在舊約底下,那婦人長期處於空虛和不生產的狀態,比喻為當時的人只曉得跟從律法和行為去想得救,以為咁樣就可以罪得赦免,但是當主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之後,情況就完全扭轉了,即是憑著神的恩典,在新約開始,所有信徒的人數都會比相信舊約律法和行為主義的人多,就好像神的祝福和恩典令到撒拉的兒女眾多一樣,有著信仰生命的繁榮。
因為神是滿有恩慈和信實,他因著亞伯拉罕的信應許不育的撒拉能夠在不育之年產下愛子以撒,這是神的應許和恩典,神也藉著他的愛子耶穌基督,使信基督的人在他裏面得著兒子的名分,與耶穌基督一同成為神的後嗣,就如同沒有丈夫的婦人,因著信他的人都能成為他的兒女而且多而又多
回覆刪除撒拉本身未能生育,完全是因著神的應許而懷孕,所以她的後代是應許的結果 - 神應許亞伯拉罕的後代多如天上繁星。而夏甲是憑血氣生的,不是來自神的應許,所以未能和撒拉的後代一同承受產業。
回覆刪除而事實是來自應許的後代(兒女)眾多,因為是神所應許。來自肉體的(夏甲的後代)不如撒拉。所以,保羅想強調不是憑著守律法稱義,而是因信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