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 (林前 14:12) 恩賜既然是按聖靈的主權、隨祂的意思赐下、為何人還要切慕和向神求多得恩賜?
信徒要切慕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所以相應的行動就是去祈求,不是為自己,乃是渴慕被主使用,回應神的恩召,以致服侍和造就他人,滿足教會不同職事的需要,以致有足夠的恩賜擔任職分,不致沒有恩賜的人,卻佔據職分,服侍得不好,妨礙事工的發展,務要發掘找到自己的恩賜,操練挑旺,各盡其職。
保羅強調更要羨慕先知講道,雖沒有禁止說方言,卻消極地不鼓勵說方言。如說方言,就必須有翻出來以造就會眾,所以祈求恩賜還是以能叫人多得造就為原則。
保羅多次鼓勵信徒要羨慕“作先知講道”(林前14:1,5,39),並且鼓勵一個一個可作“作先知講道”,叫眾人學道理,得勸勉(林前14:31)。
保羅還鼓勵信徒可用心說五句話教導人(林前14:19),這裡的教導就是上文所說的“作先知講道”,哪有講道的內容是五句話的?另外,肢體各有不同的功用(羅12:4-5),“豈都是先知麼?”(林前12:29)但為何在此卻鼓勵每一個信徒都要“作先知講道”?
“先知講道”不能單譯作“說預言”,譯作“宣講神的信息”較為可取。呂振中譯本將先知翻成“神言人”,有宣告者”(one who calls or announces)和“被呼召的”(one who is called)意思
先知是講說那從神聖啟示所得的默示、感動、領悟,宣告神的旨意,包含譴責、勸戒,或是安慰,可以有預言,但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他就是神的口(發言人、代言人),奉神的名告訴、曉諭、吩咐人關於神的旨意, 宣揚declare/proclaim神聖信息、這些話帶著能力指示、安慰、勸勉、責備、定罪、鼓舞他們的聽眾(林前14:3,24),並沒有任何預言的性質在內。
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 (林前14:24)上述不涉及預言,乃是勸醒人,審明人,使他們清楚自己的光景。
這裡的‘先知講道’,不是預先准備好,而是實時領受聖靈的‘啟示’(林前14:30),馬上講出來;也不是預告未來,乃是包含造就、安慰、勸勉的話(林前14:3)
哥林多信徒都能一個過作先知講道,卻反而追求各種炫耀的異能,包括說方言在內。
“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原文作:是說預言;下同)。 ……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 ……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也不要禁止說方言。" (林前14:1,12,39), 可見先知講道的恩賜是可以被信徒切慕並尋求而得著的。
每一位信徒都是蒙神呼召(林前7:17~24),神的兒女都可直接認識神、和領受分享聖靈實時感動的話。(林前14:31、來8:11)。
作先知講道也跟說方言一樣,“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而且也是要一個一個的說。
“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林前14:29),這表示作先知講道的人所說的話未必完全對,所以聽的人要慎思明辨,分辨他所講的是否合乎真理。這句話也證明新約的先知講道,不像舊約時代先知說預言那樣,完全憑着超然的啟示與靈感。新約先知的講道只是照着聖靈的教導,運用神賜的智慧和悟性領會神的話,解明神的信息。先知講道的內容是“叫眾人學道理,叫眾人得勸勉”(林前14:31),所以他是照正常分享,而不是神奇式地說預言。
其實,我覺得保羅寫第14章非常客氣喎隱晦。方言如果無人聽得懂,只是造就自己(也不知是真是假的恩賜),所以建議他們切慕屬靈的恩賜,並且是造就教會的恩賜,而不是無人明白他們依依哦哦做甚麼。
回覆刪除我們向神求多得恩賜是因為可以以不同的技能有效地去服侍教會,為建立神的國度努力完成任務。其次是為了讓整個教會可以在因為每人都有屬靈的恩賜而變得更加興旺,便得以健康地生長,更可以在基督裏互相支持和建構屬靈生命。當然多求屬靈恩賜的目的還可以是盡力在追求彰顯神的榮耀,透過所得的恩賜來服事神和其他人及教會,藉此顯出神大能得榮耀。整體來說,恩賜雖然是神的主權,隨祂的意思賜下,但我們還要切慕和向神求多是因為我們都在追求對神使命的熱愛,以及對教會的關懷。
回覆刪除我覺得如果自己心裏有感動作什麼的事奉,但又自覺能力和恩賜有限,就要藉著禱告求聖靈給予智慧及賜予相關的恩賜讓自己能作好該事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