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林前 14:16) 阿們一詞是何解?這裏說感謝的時候說阿門、並不局限於結束禱告前說“奉主名祈禱、阿門” 為何我們現在不在禱告當中獻上感謝時,回應說阿門呢?
保羅在上文說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的理由。假如人單單憑着超然靈感的方言祝謝,自己雖然可與神交通,但是在座的人既然不明白你所說的,就不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跟你說阿們,也就得不着造就。
阿們原文是“實在”的意思,弟兄姊妹祈禱感謝時會眾回應說阿門是有上述聖經根據的,並不是機械式地一定只能在祈禱結尾奉耶穌明祈禱時才說阿門。會眾受感回應說阿門,即代表心裏實在認同對方祈禱的感謝和祈求的內容,代表全會眾一起向神同心獻上感謝或呼求。
這裏的聚會形式就是自由敬拜的形式,是群眾一起參與,可以一個一個輪流作先知講道分享,也在禱告中,會眾一起同心投入說阿門,否則就是單獨一個人的祈禱聲音,眾人聆聽而缺乏同心投入一起說阿門表達齊心支持對方禱告的效果。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實在(實在:原文是阿們)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 (林後 1:20)
Google 結果:阿們的詞根源自閃米特語族,乃「堅定」或「確實」的意思。 《聖經》中,通常將阿們譯作「誠心所願」,但在英文中,往往會譯為「實在的(verily)」、「真誠的(truly)」或「就會這樣的(so be it)」。
回覆刪除有些人好像還是會回應阿們。
『阿門』意思即是誠心所願,通常是被用來表示對所聽到或所說的禱告內容認同,讚成或祝福,又或在禱禱結束時說的。時至今日,我們很少會於『感謝』的時候說阿門,而通常會在禱告結束時才說阿門,但其實並不是必定是這麼安排的,很多時我們都會在禱告途中說『阿門』,不過會比較輕聲說出,不防礙/影響禱告的進行,又或者在心裏默默的說了,都是表示對禱告內容的讚成,認同或祝福的回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