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在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這事誰能當得起呢?(林後2:16) 為什麼這事是這麼沉重?甚至要小心擔當,當得起的是什麼?

香氣聞在凱旋元師與他的士兵中,就是他們得勝凱旋的喜樂;但聞在那些遊行中被擄的人中,就是他們將要死亡的記號。所以,保羅隨著基督的率領在各地傳福音,那「馨香之氣」在接受基督與祂福音的人身上,就如同得勝的羅馬人,就成了活的香氣;但在那些拒絕基督與祂福音的人身上,就如同那些戰俘,就成了死亡的香氣。

對於信的人,就成了活的香氣叫他活;對於不信而拒絕的人,就成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即是十字架的福音,對於接受的人就成了他們得救的盼望和喜樂,對於拒絕的人就成了他們被定罪的根據。基督徒的美好見證也是這樣,沒有成見的人會因而受感蒙恩,存心敵擋神的人,反而因信徒的好行為而生出嫉妒和毀謗。
“這事誰能當得起呢”,這是一句感歎語,意思

(1)對於拒絕不信的人,他的結局是多麼可怕! 永遠的沉淪,與神和福樂隔絕,受咒詛永刑

(2)對於這同樣的香氣,竟然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對於信的人則蒙拯救、改變成有價值意義的人生,永世可與主掌權享榮耀、尊貴和福樂

難怪保羅說若他不傳福音便有禍了(林前9:16)

耶稣也指出绊倒人的人有禍了:

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裏,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裏的一個絆倒了。 (路17:2)

信徒要隨時各處都要把握機會見証主,使人認識基督,責任重大,神必審問我們有否完成祂托付我們傳福音的大使命,你是否空手見主?



留言

  1. 不是很明白。但之後那節說有些人拿神的道來兜售謀利,有些人則出於純潔。。。。好吧,不明白(好似沒有關連)

    回覆刪除
  2. 「這等人」是指那些不信的人,關於基督被釘十字架的救贖福音,對於聽了但不信的人,他們的罪不得被赦免,結局就是死亡。「那等人」是指聽了福音就相信並跟從主耶穌基督的人,他們是得救的,結局就是可得永生。「這事」是指我們去廣傳福音,散播基督馨香的氣,是我們基督徒要做的事,因為拒絕散播基督馨香的氣即是拒絕相信基督為我們死,為我們救贖,其結局就是死亡,如果我們還在心硬不信的話,結局是相當可怕的。這是要提醒我們小心對待自己的生活和見證,要與基督的福音相同一致,能夠吸引人歸向神的生命,而非叫人離開神的道,所以就要多祈禱求神加力給賜下聖靈幫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