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林後 9:8-9) 你信上述應許嗎?為可我們要施捨錢財?一個不施捨錢財、一毛不拔的人,是否仍是一個義人?
林後9:9 引自詩112:9,指出神記念義人遵命捐獻幫助窮人,是因為他敬畏耶和華,甚喜愛他命令的,人生便會有福、強盛、順利、永不動搖、大有榮耀, 因為他似神的心腸:有恩惠,有憐憫,有公義, (參詩112:1-6,9)
慈善行為是蒙神喜悅和祝福的,(箴22:9、詩112:9、林後9:9、徒9:36-40、弗6:8)。
神應許我們為主所捐出去的沒有減少,反而“存到永遠” (參箴19:17;太6:20;提前6:18-19)。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11:25)
賙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箴28:27)
“捨不得捐獻的人”,人生便會“不捨,不得”。
錢財原是只屬今世有用的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基督徒只是神錢財的受托者,趁着還能運用它的時候,把它存到永世裏去、而非今事奉瑪門,以錢財為主人、命根,只懂積財於地,卻不積天上的財寶。
“那賜種給撒種的, 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9:10)
神就是那“賜種給撒種的”,那些肯多為神撒種的,神就增添他的“種子”和“仁義的果子”。善果不會失掉的,不但存到永遠,而且愈來愈增多。
樂於捐獻的人不但將來積存在天上的善果增多,現在手中行善的能力也增多。正如主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太13:12)我們在錢財上愈肯為主作忠心的管家,主也必把更多的錢託付我們。
在舊約中"施捨"(給予、分享)和"賙濟"是義人的特色,
義人卻恩待人,並且施捨(詩37:21)
義人施捨,而不吝嗇(箴21:26)。箴言才德的婦人也是「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箴31:20)
得救和進入永生都不是靠慈善行為(太19:16-21),捐獻行善不會使人能有足夠“功德”可以靠著得救為義人,因“得救是本乎恩”(弗2:8),但義人的人生必定結出義果,錢財正考驗人的心在那裡。
基督徒的慈善行為,是出於內心對神恩典的感激,好叫自己的行事為人對得起主(西1:10),因為神施恩給我們,是要我們行善(林後9:8)。所以,出於感恩的慈善行為,不是為自己,是為主(門6)。
其實施捨錢財給有需要的人正是符合聖經教導的,因為神在各方面都給我們充足的供應,這是神的恩典和應許,所以我們向其他人做善事或施捨錢財就只不過是對神恩典的回應,也是學效主耶穌基督的模樣而以,我們對神要有信心和順服,相信神會供應我們一切所需,並且知道神的恩典是不會間斷的。
回覆刪除然而,施捨錢財和是否義人就是沒人即接關連的,因為我們是可以用其他方法去行善而不直接施施錢財,所以不能否定一個不施捨錢財的人所做的善行,或許他因其他原因而冇法用金錢施捨,但仍然可以用其他方法去表達他的愛心和仁慈,那麼,施捨錢財就不能算為是否義人的唯一指標啦,求聖靈帶領。
神所應許的作為信徒必定相信,因為主耶穌說人若專心跟從他並依他的真理教導而行,以愛心行各樣的善事,賙濟窮人幫助孤兒寡婦,我們在他面前就是義人,只要我們一心效法主耶穌的愛去敬畏神和愛人,我們深信必定能得著永生和永享神所賜永恆的福樂!
回覆刪除至於一個一毛不拔的人是否義人我們在世的人無權判斷,只有神憑他的內心知道他一毛不拔的緣由去判斷他;但一般而言即使是有缺乏的人,只要他有一顆慷慨助人的愛心,他必然願意以自己僅有的也去跟有需要的人分享,因為這才是有主耶穌的心腸
信。
回覆刪除耶穌教導為最小的弟兄所做的,就是為他做的。給飢餓的吃飯,給無衣服的人衣服,都是給耶穌吃和穿。所以不能一毛不拔,不賙濟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