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地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神。(林後9:13)為什麼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便要多多地捐錢?

在財物上供給弟兄是具體愛心之憑據。"捐錢"原文就是團契(fellowship), “多多地” 原文是真摯、坦率、慷慨

福音使信徒在主內互為肢體(羅12:5、弗4:16),既然主內一家,是相愛的團契,就應有無相通,同甘共苦。“聖徒缺乏要幫補”(羅12:13)。

願意為別人的需要而捐獻錢財,也是“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的效果。雖然福音的主要目的是救人脫離罪與死,但福音的核心原理是"愛與犧牲"。所以以愛心在物質上照顧貧乏的人,是接受福音的自然效果。“承認基督”就是以耶稣為主、為君王,因此必需在行為上反映自己有遵守天國最大的誡命:盡心、性、意、力去愛神和愛人。

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約壹3:17)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你那裡若有現成的,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我必給你。(箴3:27,28)

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來13:16)

要及時行善,知善而不行是一種罪(雅4:17)。這種樂捐奉獻的行為,要多做和提倡(林後8:1-15、9:1-15、多3:1、林後9:6-12)。

重生得救之義人,必然會行各樣善事 (提前5:10),神透過白白福音的恩典去拯救人,就是要我們去行善(弗2:10)。慈善行為是我們信心的重要見証(多2:7-8;門6)

好撒瑪利亞人”是一個具体的出錢、出力、出時間,幫助弱勢的陌生 人的慈善故事。為什麼要幫助陌生人呢?只有一個理由:“動了慈心”(路10:25-37)

在主審判的日子裡,區分綿羊、山羊時,也是按著各人的善行還是冷漠無情(《太》 25:31-46)

但行善捐輸也要作聰明管家,有些慈善團體行政費用大或者籌募成本甚高,結果實際上只有少數捐款用在原先所宣傳的用途之上,也要看有沒有不合理的關連交易,使控制機構的人自肥,謹謹慎選擇合適的捐款途徑,才能在捐献上榮耀神,實際幫到有需要的人,反映福音核心的價值和承認主基督之名的見証。

留言

  1. 「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便要多多地捐錢」這個邏輯是我們可以榮耀神的一種表現,能夠透過慷慨地捐錢給他人就是歸榮耀給神的其中一個方式,尤其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不單是嘴裏說承認,更需要的是透過我們在生活和行為來彰顯基督的愛和真理,就是以通過慷慨地捐助他人,不但可以幫助到別人,還可以向其他人展現了神的愛和恩慈,也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的義務之一。

    回覆刪除
  2. 承認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生命的主,又順服他真理的福音的教導,就自然會順服聖靈的感動和帶領,並效法主耶穌犧牲的愛的心腸,就自然在自己所有的能力上多多捐獻了
    因為主耶穌真理的重點就是要人愛神愛人,關顧貧窮和孤兒寡婦

    回覆刪除
  3. 12節提到: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
    所以大大的供給,其實也是見證。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