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裏,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裏,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腓 2:12) 信徒們豈不是已經得救?為何還要恐懼戰經地作成得救的功夫?得救不是不靠人的行為嗎?如何作成自己得救的功夫?

上文是論到主的順服,作為門徒的榜樣

“就當恐懼戰兢,作成得救的工夫"

“戰兢”是形容十分小心謹慎,唯恐有所差遲、未能做好盡職,以致受責(林前2:3、林後7:15、弗6:5),如同做僕人對主人該有的態度(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

所以在這裏保羅勸勉信徒要“恐懼戰兢”,是勸勉信徒要存敬畏神的心,小心謹慎地生活工作,唯恐有失於神的託付,有負有愧神的大恩。信徒應存這樣的心,活出神的救恩。

  “作成得救的工夫”—“得救”可譯成“救恩”或“得救”。“作成”原文 可譯為“顯出”,“藉…作”,“成就”。“活出你們的救恩”( work out your own salvation),
“得救”並非狹義地單指到罪得赦免,還包括得救脫離肉體的敗壞和邪情私慾,所以本句的意思是要將自己所得着的救恩活出來、彰顯出來。初信蒙恩得救,只是救恩的開始,我們讓神在我們生命中開始作工,以至主再來時,靈、魂、身體都得完全的救贖,使我們有成熟豐盛的生命,使救恩的全備功效顯明出來。

留言

  1. 經文中保羅要我們「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中說明了我們得救不僅僅是指靈命的得救,還包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品格及待人態度等等,也是要活出基督徒的形像,被人見到我們是聖潔的和是順服神的,因此我們雖然是由信主的那一刻已經被得救,但仍然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努力活出基督的模樣。
    我們可以透過遵行神的旨意,認罪悔改,服侍他人,愛人如己,在屬靈的生命中不斷成長,依靠聖靈的幫助及引導,並活在神的恩典當中,清楚明白得救恩不只是因為個人的行為努力,乃是基於神的恩典所賜,這樣做就是作為自己得救的功夫了。

    回覆刪除
  2. 當我哋信主的一刻就是得救的了
    保羅所說的戰競恐懼是提醒腓立比和後世的信徒,要時刻警醒避免受魔鬼試探和引誘而做出不合符神心意和旨意的事,甚至離開主而失落救恩。
    保羅更勉勵信徒要努力行善,在生活中實踐主的真道,不可絆倒人和攔阻人到主的面前接受恩典,就是作成自己得救的功夫了

    回覆刪除
  3. 戰戰兢兢是指敬畏神,不做神不喜悅的事吧~ 所以,要時刻儆醒,不要自以為得救就自滿,而是要時刻敬畏神,跟從 & 活出耶穌的教導,這就是自己得救的功夫。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