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我勸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裏同心。 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 (腓4:2-3)友阿蝶和循都基是什麼的人?為何保羅要勸他們同心?革利免又是誰?

人與人相處,就算靈性很好,也難免有誤會或不愉快的事發生。這兩位姊妹的不同心和爭執可能不是為着名利,但由於各人有不同的處事態度、真理的詮釋,待人的方式也有緩急寬嚴之異,很容易便發生種種誤會,甚而互相輕視對方,以致爭執不和。

保羅公開勸友阿爹和循都基兩位姊妹同工要同心,可見她們彼此間的衝突早已表面化了,無論是為甚麼緣故不和,在主裏總要和睦,不是一定要判斷是非對錯,而是她們必須除去嫌隙,恢復和睦。

“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腓2:24)既然自信必快去,為甚麼還要公開勸勉她們要同心?這都說明她們的爭執已好遺嚴重,以致保羅迫不及地要她們趕緊和睦,不願再稍微拖延。

“要在主裏同心”,“主裏”是解決一切隔膜的地方,不論她們彼此之間有甚麼意見和虧欠,都應當在“主裏”彼此饒恕。

“我也求你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恢復和好。保羅甚至要要求教會領袖介入處理他們不同心的問題。

“這兩個女人”應該在腓立比教會中頗有影響力,是和保羅一同勞苦的同工,是女執事或領袖人物,因此必須盡快堵塞破口,避免教會結黨和分裂。

“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大家永世裡仍然要一起相處見證主,就不應有任何芥蒂嫌隙。他們是在基督裏,弟兄姊妹彼此有永遠不能分割的親密關係,同屬於主。既然這樣,總不能在見主時仍然不和,否則怎能歡喜安然見主?

這兩位姊妹都是在福音工作上為主勞苦,不是懶惰不肯犧牲的人,他們不但事奉主,更是殷勤勞苦地作工。保羅稱讚她們是他的同工,紀念他們的長處(肯為主擺上、勞苦作工)

“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作工的…”,按教會歷史,初期教會有一位監督名革利免,可能就是這裏所說的革利免,保羅特別提到他和另一些不知名的同工,可見這些人都是跟友阿爹及循都基一起事奉主,讓大家回憶起初一起勞苦共同建立教會,推廣福音工作的貢獻。

保羅甚至以這兩位姊妹的和睦作為自己的喜樂。“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 反之如果她們仍不同心,無形增加了保羅在監獄中的痛苦。





 

留言

  1. According to glorypress.com
    友阿爹Euodias--意思是噴香,或佳美的旅行(新譯本譯名友阿嫡,為女性名字甚合)。循都基Syntyche--意思是命運或同行者。這兩個女人是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可能都是教會中的女執事,或是屬於高級社會婦女領袖,為著名而頗有影響力的人,因她們曾經跟過保羅一同勞苦作工,是保羅的同工,殷懃事主,名字都在生命冊上(參啟十三8;廿12,15;廿一27),顯見其靈性之高超,不是普通的人。由於他們意見不一而失和,保羅勸他們要在主裏合一,除去一切的隔膜,以期和睦相處。至於他們因何緣故爭執不和,無法得知。保羅同時也請求一位「真實同負一軛的」(腓四3)人來幫助她們,求達和睦之目的。有人以為這個人就是腓立比的教會使者以巴弗提,但到底是誰,我們無從獲悉。此外還有一位革利免Clement--意思是溫和的,此人亦是與保羅同工的,在初期的教會歷史上,有一位羅馬總督革利免(主後九十五年),有人以為保羅所提的同工革利免,就是後來的這一位,但是缺乏證明其身份,難以確定為同一個人。總之,友阿爹,循督基,革利免這三個人都是有屬靈生命的人,都是與保羅一同勞苦的同工,都是和保羅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回覆刪除
  2. 謝謝Ady。補充:保羅主要想她們平息爭吵。

    回覆刪除
  3. 『友阿蝶』和『循都基』兩位都是腓立比教會的女性成員,她們只在保羅書信中有被提及,但因為聖經中未有她們的背景信息,所以就無法知道詳情。但在經文中保羅提到她們曾與保羅一同事奉,但可能因為之間發生了分歧或爭執,所以希望她們能夠在主內同心。保羅知道她們可能在教會事工上某些問題意見不一致,但希望她們能夠團結一致,保持教會和睦和健康,但就沒有說明她們之間所發生了甚麼事情,他認為有必要勸導她們兩個要達成和解。至於『革利免』,他是保羅同工之一,保羅提到他的名字是希望藉此向他表達感謝和尊重。保羅還有提到『革利免』給其他的同工,因為都是在福音工作忠心服事,所以名字都會被記錄在生命冊上,代表他們在神眼中是寶貴的,他們的工作和努力是會被看重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