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3) 基督教會分開這麼多宗派,真的可以合而為一嗎?如何才可彰顯真正的合一?

教會合一乃是生命的合一,在心意上合一、而不是組織、行政上的合一、合一是心靈方面的事。聖經從未要求教會必須在組織、制度、行政、儀式、名稱…等方面都一致,然後才算為合一。合一並非統一。反之,教會在基督裏已經成為一(加3:28),現時的宗派存在,有歷史性的原因,雖然對聖經有不同神學詮釋的傳統,但卻有共同核心的信念(參使徒信經), 因聖經並非神學手冊,而是以不同書寫體栽(故事、歷史、敘事、詩詞、箴言、比喻、....)多方面描述神的屬性、人性、救贖計劃、萬世爭战、永恒.....也留有想像思考空間,讓人尋求聖靈的引導,也反映真理的立體性和指導原則,不致變成僵化死的規條,就是這些空間容讓詮釋的不同,神要祂的兒女學習彼此尊重、接納、欣賞,在不同下仍然保持合一的心,和而不同,卻仍是同一個心靈、同一個脚踪、同一位主、同一位神、同一個指望、同一個標竿、同心合意去興旺福音,促進主的國度。

信徒有了同樣神所賜的的生命,就自然地在基督裏已經合一,成為基督身體上的一個肢體了。

合而為一的心,是聖靈所賜的:原文 是“聖靈的合一” (unity of the Spirit)。這種靈裏的合一並非人所能創造。

根據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成就,已除去了一切阻隔和宛仇,而使所有信徒,不分猶太外邦,男女老幼及階級,都合而為一(參弗2:13-19)。聖靈又因人的信而住在信徒心中,便使這“合而為一的心”存在信徒裏面。四海之內、主內一家,所以這合而為一的心,絕不是任何人為的組織,或合一的運動所能產生。它乃是聖靈在信徒重生得救時所賜給信徒的。

合而為一的心需要信徒竭力保守:我們雖然不能造成這種合一,但是卻有責任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保守”表明這合一是信徒已有的,而需要保守它不被損害。“竭力”則表明為保守合一的心,需要付出代價、放棄成見和偏見,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甚至忍受“損失”以維護這“合一”的健全與穩固。

合一必須符合下文的“七個一”:

一個身體、一個聖靈、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

從使徒行傳和保羅書信,看到不同地區的教會,會彼此問候、關懷、呼應、彼此代禱、差派工人彼此配搭、服侍、支援、甚至有需要時提供經濟支援,也要彼此接待到訪的信徒,主內一家,實行主所吩咐合一相愛的要求,並沒有彼此門戶之爭、宗派的對立或自立“山寨王”排斥批評異己, 都是同心合意高舉榮耀主。


留言

  1. ‭以弗所書 4:4-6 RCUV‬
    [4]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位,正如你們蒙召,是為同有一個指望而蒙召, [5] 一主,一信,一洗, [6] 一上帝-就是萬人之父,超越萬有之上,貫通萬有,在萬有之中。

    不同宗派都堅守以上的教義就能夠做到合一

    ‭以弗所書 4:11-13, 15-16 RCUV‬
    [11]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 [12] 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 [13]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信仰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達到基督完全長成的身量。
    [15] 我們反而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各方面向著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16] 靠著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眾信徒之間做到以上經文所描述的就能彰顯真正的合一

    回覆刪除
  2. 合而為一的心 - 是指都根據基督的教導。認同Ady 說的,一主一信一洗一神。

    回覆刪除
  3. 「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是指基督徒之間要彼此和睦合一,需然基督教會分開了這麼多的宗派,但當中只是由於傳統文化,歷史因素等等才會導致教會分裂成多個宗派的,所以真正的合一不是指要大統一所有宗派去成為一個「大宗派」,而是要所有的基督徒心中有愛,是要從主耶穌基督而來的愛,互相彼此相愛服事,大家都有合一的心去追求主的道,跟從神的旨意而行,努力進入神的國度,這樣才算是彰顯真正的合一。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