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弗4:15, 25) 如何用愛心說誠實話、明知對方不啱聽、是否仍然要說? 白色的謊言可以嗎?只是為人好有錯嗎?

如何使人信服真道,離棄各樣錯誤的道路,歸向基督?並不需要用高言大智或矜誇的虛言,只要用愛心說誠實話。

這裏的“誠實話”,是指一種忠誠的勸告,將弟兄姊妹的短處忠實地告訴他,不替他掩飾;或指忠實地照着真理說話,雖然明知不會受歡迎,但仍誠實地說出,不因人的情面歪曲真理。;

這種“誠實話”,雖然對聽見的人十分有益,但也常常使聽的人感到難堪。所以說的時候,格外需要用愛心來說,切不可帶傲慢和輕視的態度來說。務使所說的話不但誠實,而且誠懇。許多忠心的勸告,若不加上愛心、誠懇的態度,就很容易被誤會為譏笑或攻擊。

並且說“誠實話”也需要有智慧去表達,找到合適的時機、方式和聆聽者的狀態,以溫柔的心去表達,不要帶有論斷性,多用開放性的發問和關心先了解對方的情況和原因,再分享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以祈禱的心求聖靈引導和支持對方去省悟和改過。

謊言許多時會涉及作假見證、為求自保和利益,降低不安與焦慮的情緒、減輕壓力減少或避免衝突,希望容易解決困難、對神信心軟弱、偽裝自己、不承認弱點和過錯、滿足自身的虛榮,而將事實放大、誇張吹牛等情況。

「白色謊言」雖然美其名是出於善意而說的謊,也許沒有對錯,只因說出事實會更傷人,為了維繫關係,選擇美好而婉轉的謊言去安慰對方,試圖讓對方好過, 避免讓對方心理受傷、難堪或是下不了台,讓別人感受好一些。

然而,如果角色對調,你成為那位「聽」的人,你想聽到事實,還是善意的謊言呢?

事實固然傷人,但脫離真實真相,會否自欺欺人?你是否寧願有苦有痛,也要清醒地活出真實的你?

人們常說:「說謊是為了照顧對方的感受,不希望她難過。」看似體貼,會不會是自己不知如何處理?對我來說,與其說謊,不如誠實以對。(當然要有智慧,找到合適的時候和方式去表達,可暗示或逐步讓對方知道真相,以致有心理準備而不失去對神的信心)

即便是白色謊言,人們多半依舊會糾結、害怕自己被捲進事件或者被當成共犯。但是,誠實以對只要「說實話」就好,不加油添醋、也不任意評斷。

講真話並不是直白的傷人,而是在愛裡說誠實話,這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唯一的訣竅就是「真心誠意」,並在聖靈的引導下人有智慧地表達。

不論謊言是白色或黑色,多半都會傷人,只有真誠的話語才能撼動人心,那份關心不是奚落或者棒打落水狗,而是用行動去陪伴對方走過高山低谷,願我們都成為彼此生命中那位真誠相待的人,用愛照亮前方的道路!

許多基要派的信徒主張服從命令的義務論,認為說謊會讓一個人失去了道德的價值,堅決認為任何形式的說謊都是違反真理的,因為謊言會引致:

別人再也不會相信我的承諾;
別人也會用不實的承諾來對待我

如果每一個說誠實話都要看場合的話,那誠實好像就失去了它的意義,而如果社會上充滿的都是這樣的人,人與人之間也會失去對彼此的信任。白色謊言一旦被揭穿,不但在個人層面上損害了別人對你的信任,有些白色謊言更會造成別人的困擾和最終更大的失望,錯過時機好好準備下一步,因為被白色的謊言誤導了。

另一方面,潘霍華強調「什麼是上主的旨意?」 遵行誡命是為著順服上主在基督裡對人所發出的全面又具體的要求。

有些極端情況下,昔日為了藏匿猶太人並躲避納粹的追查,人們必須撒謊、造假、甚至賄賂為保護生命達到更美的善或避免更大的惡。一個基督徒沒有跳脫遵守字句規則而忽略處境去尋求上主的旨意和帶領、只死守服從表面命令的義務論,就不可能回到信仰的正軌。

潘霍華其實也不是主張應該要說謊,只是說不說謊的評斷標準不能只設定在思想跟言語的矛盾上面,思想跟言論是否一致還須建立在上主心意的背景之下。

聖經的真理並不是死板板的非黑即白,律法雖然是白紙黑字,但是上主的心意往往跳脫字面的意義和跟人的理解以及想像。

我們必須要在禱告裡面不斷地問上主:「什麼是上主的心意?上主要我怎麼做?」這才是回歸尋求上主的本質。

一次性地按需要去尋求上主是不夠的,要不斷地確定、尋找,直到問心無愧、被上主的平安充滿為止。

而「善意的謊言」到最後,是否就真的能達到「善」的目的?

留言

  1. 愛心說誠實話是要以慈愛溫柔耐心地指出對方的問題或是提出自己的意見,以對方和別人的好處為先,要有建設性而非破壞關係
    正常情況下應不會引起過份的反感
    至於白色謊言重點應不是違反真理教導,非指鹿為馬、顛倒是非黑白,否則更引致誤導

    回覆刪除
  2. 即是為人要真誠。不啱聽但為了對方好/提點,可以說啦。
    白色的謊言,可以避免最好,真的要說,我是覺得可以啦~

    回覆刪除
  3. 因為說誠實話的意思就是不講假話,免得把別人絆倒,所以說誠實話就要以愛心來說,不然就算出於好意也會使人反感不被接受,那麽就不好喇。出於愛心的話,對方是會聽到及明白的,是可以幫助到別人的,所以就算係白色的謊言都應該都不要說,免得日後被發現了之後就變成絆倒別人,所以在說話裏表現婉轉及多考慮別人感受便是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