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弗5:11)什麼是暗味無益的事?為何要嚴重到要去責備行這事的人?

“暗昧無益的事”,也就是黑暗的事,不敢見光的事,需要保密而不正當的事。基督徒不可與這一類的事有分,因為它是屬黑暗的,帶着罪的成分。

反之,我們倒要責備那些行事暗昧的人。不但在暗昧的事上不與世人同行,不要他們一樣的不義,且表示不同意這類的事。

在11節下半“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原文沒有“行這事的人”這幾個字,只有“倒要責備”。

因此可以指責備那些事本身。即凡屬暗昧無益的事,不論是別人行的,或自己行的,都要“責備”,定罪為罪,責備一切暗昧的事。這種態度,可使我們在自己偶然落在錯失中時,不去替自己掩飾辯護,而誠實地悔改。

在此並無指明如何責備行暗昧事的人,但上文既說“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則我們在責備別人行事暗昧時,必須有良善、公義、誠實的存心,而不可存有惡意、私心,或傲慢的態度。

“因為他們暗中所行的,就是題起來,也是可恥的”,暗中所行的那些可恥污穢的事,這就跟我們作為光明之子的身分,完全不相稱。

這裏責備並不是指到看見他人有錯、有罪,便隨意公開責備,而是針對責備那些暗昧、可恥、無益的行為,讓這些可恥的罪在光明中被定罪和警誡其他人不要與他們同夥,陷入罪中。

“凡事受了責備,就被光顯明出來;因為一切能顯明的,就是光”。

光就是要把黑暗顯明出來,不僅是口頭上可以責備,藉着光明的行為把黑暗的事顯明出來,因着比較而顯出確那些可恥的事確實是罪。

留言

  1. 暗昧無益的事應該是指偏離聖經真理,有違聖經教導的行為,就是欠缺良善公義和誠實而行的
    因為行暗昧無益的事的人違反聖經真理的教導,會絆倒人阻礙人認識神,也妨礙人接受福音和得著福音的好處,是極大的罪!
    在法理上亦有為道德和公義,造成別人在物質金錢和身心上的損失,應予以實際法律上的懲治

    回覆刪除
  2. 暗味無益的事 = 不是神喜悅的事。
    因為不是神喜悅的事,應該是罪。所以嚴重到要去責備行這事的人。

    回覆刪除
  3. 「暗昧無益的事」就是那些不公不義不真的事,是不見得光的,是邪惡和虛假的,屬於不正當的行為,是對於社會有害無益的事,還會破壞社會秩序的,所以我們要去責備做出這些事的人和指出這些事的錯處,因為我們基督徒是必須過著屬靈的生活,不能傾向做那些「暗昧無益的事」,所以當見到有人犯罪走這條路之時,就要責備他們,希望能夠挽回他們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亦可有助於為護社會的公義和秩序。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